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感染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88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组各44例,观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相匹配(P>0.05)。干预后肝功能指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86.36%),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整体疗效,加速患者的肝功能改善。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肝病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及比较不同年龄别和性别肝病相关死亡风险的差异。方法基于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和北京市死因登记系统,纳入2008年至2015年北京市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生存信息均追踪至发生肝脏相关死亡事件或到2019年12月31日为止。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事件累积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交互作用对肝脏相关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6 7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13 969例(83.46%),失代偿期2 769例(16.5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硬化并发症病死率为10.84%、12.70%、14.37%;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16.70%、19.02%和20.73%。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癌病死率分别为5.24%、7.49%和10.25%;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9.01%、11.16%和13.50%。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 60岁时女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年龄60~69岁时男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接近,年龄≥70岁时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超过男性;而女性患者在多数年龄段肝癌死亡风险均低于男性。结论年龄与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女性是肝硬化患者肝癌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对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死亡 肝硬化并发症 宿主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学生进入职场的重要阶段,能帮助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医疗改革持续发展而上升,目前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当中。本文旨在分析皮肤护理带教模式改革内容,及带教模式改革对临床护理带教的作用与效果。

  • 标签: 皮肤科 护理带教 带教模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脊柱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12月,选取70例脊柱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大便性状改善。观察组患者在预见性护理下便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脊柱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改善排便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预防和缓解脊柱卧床患者的便秘问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脊柱科 便秘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护士情绪智力和冲突处理模式现状,分析急诊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收集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195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诊护士情绪智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调节、自我情绪检测、情绪利用、他人情绪识别,得分分别为(3.71 ± 0.67)、(3.55 ± 0.67)、(3.49 ± 0.70)、(3.39 ± 0.60)分;其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模式是整合,其次依次为让步、逃避、支配,最不常用的是妥协,得分分别为(3.78 ± 0.62)、(3.59 ± 0.63)、(3.55 ± 0.64)、(3.39 ± 0.66)、(2.55 ± 0.56)分;情绪智力4个维度均与冲突处理模式呈正相关(r值为0.109~0.523,P<0.05或0.01),其中自我情绪检测对冲突处理模式的预测力最强。结论情绪智力是影响急诊护士采取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急诊护士情绪智力并引导急诊护士采取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以缓解急诊护患矛盾,创建更为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

  • 标签: 护士 急诊科 情绪智力 冲突处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服务性学习模式在皮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名护理专业的本科生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所有学生均在2019年03月至2021年09月期间内在我院皮肤进行实习,且所有学生均来自于同一所高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进行分组,其中8名被纳入常规教学组,另外8名则被纳入服务学习组,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时的考核成绩以及对于带教方法的满意率。结果:服务学习组护生出科时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带教方法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的学生,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P<0.05,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相对于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而言,服务性学习模式指导下的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服务性学习模式 皮肤科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价值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护理实习生24名,随机分成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2名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感染的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 感染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某地区二级医院急诊7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抽选非急诊护理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对78名急诊护理人员面对困境时的首选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SCL-90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28.21%)、自责(39.74%)、求助(12.82%)、退避(19.23%)。结论二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佳,他们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普遍消极,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二级医院 急诊科 护士 心理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围绕中医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全医学的序贯式教学模式,阐述全医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思路以及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并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教学 临床医学 医学,中国传统 全科医学
  • 简介:摘要围绕中医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全医学的序贯式教学模式,阐述全医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思路以及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并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教学 临床医学 医学,中国传统 全科医学
  • 作者: 吴文娟 李敏 汤一苇 李冬 关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1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检验科,上海 20012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127,中国塞沛/丹纳赫诊断平台,上海 20033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但是境外输入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传染源不明、传播途径难以彻底切断以及易感人群众多等因素,决定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长时间存在。因此,预防控制工作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了我国医院检验在公共卫生救治体系中的职责定位不明、临床实验室硬件建设薄弱、专家介入滞后等问题,本文反思了医院检验在本次抗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完善疫情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下的检验的建设。

  • 标签: 公共卫生 医学检验科学 医学检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