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戈宝权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译者和研究者,他在中国最早进行了“普希金与中国”的研究,是我国普学研究的开拓者,其主要成就一是译介普希金(译著多部),二是研究普希金,并进入文化关系学研究层次,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1987年荣获苏联“普希金文学”奖;1988年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 标签: 戈宝权 普希金研究 文化交流 学术成就 开拓者 文化关系学
  • 简介:由于我国主动对外交流和国外的积极评价,中国艺术在国外的传播已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广度涉及艺术及的各个领域。并且力求达到品种齐全。深度由艺术反映民情向对艺术本身的特点,水平和质量作出评价,甚至出现移植和模仿的外国新成果。

  • 标签: 中国 艺术 当代 对外交流 对外传播 戏曲
  • 简介:莫斯科大学教授波兹涅耶娃在中国文学研究上成就杰出,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汉学家。今年为她诞辰100周年,我们仅以此文回忆她的杰出成就。

  • 标签: 波兹涅耶娃 100周年 中国文学研究
  • 简介:<正>苏联文坛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形势变得异常复杂。一方面,“解冻文学”思潮方兴未艾,一大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脱颖而出,冲破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观念的束缚,恢复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使当代文学运动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不拘一格、力图有所创新的作品照旧不容易被接受,人们的观念还来不及转变,文学的发展仍然步履维艰。《日瓦戈医生》的遭遇就是明显的例证。

  • 标签: 五十年代 反映现实 当代文学运动 庸俗社会学 解冻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 简介:<正>一中国和俄苏的文字之交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回顾过去,可以发现两国的文化交流同本国的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俄文字之交是由于两国各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发展外事交往而开展起来的。中俄虽然自古接壤,而且早在十七世纪初叶(1618年,

  • 标签: 文字 中国文学史 俄苏文学 六十年代 社会思潮 四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