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手指关节镜入路:近指间关节掌侧关节镜入路的安全性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利用inside-out技术在近指间关节侧方掌板深面建立入路,可观察到近指间关节掌侧结构并进行关节腔内操作。自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我科利用该技术行关节掌侧游离骨折块取出4例、松解单纯掌板挛缩4例、关节腔内增生滑膜切除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达术前目标,4例掌侧骨块均在关节镜下取出;挛缩的掌板经镜下刨刀打磨后变薄,经手法松解后可在镜下见屈肌腱显露,可将挛缩的关节完全被动伸直;关节肿痛患者经镜下滑膜切除后,肿痛消退。10例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手指麻木,术后6周麻木自行缓解。结论近指间关节掌侧入路较为安全,可完成关节掌侧病变的处理,初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骨折 关节镜 指间关节 掌板 滑膜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对累及关节面并出现台阶的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原因多为关节内合并损伤评估不足而被忽视所致。已有学者开始使用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只停留在内固定完成后关节腔内探查的阶段,并未真正使用内镜技术精确复位关节面,未处理关节内并存的软组织损伤及腕骨骨折。笔者对我科近四年来采用钢板预置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治疗的167例B、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骨折 关节镜 腕关节 关节面台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TFC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7~45岁[(33.5±3.6)岁]。均为单侧损伤。体检示下尺桡关节不稳定,MRI及关节镜下证实为TFCC深层韧带损伤。患者均接受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TFCC深层止点。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屈伸、尺桡偏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4±5.2)个月]。手术时间为(61.3±8.9)min;术中出血量为(2.4±1.2)ml。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或尺神经激惹症状。4例患者术后短期内腕尺侧有弹响,均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腕关节尺桡偏活动度由术前(52.5±5.9)°降至(42.6±5.9)°,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94.9±8.4)°降至(84.6±5.9)°(P均<0.01),但屈伸活动度术前[(93.1±17.4)°]与术后3个月[(89.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至(101.3±13.6)°,尺桡偏活动度提高至(52.4±6.6)°,前臂旋转活动度提高至(116.4±16.4)°(P均<0.01)。术后3个月PRWE评分由术前(10.6±3.2)分提高至(17.1±3.8)分(P<0.01),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8.1±12.7)分降至(70.3±6.7)分(P<0.01),VAS由术前(6.2±1.5)分降至(4.4±1.7)分(P>0.05),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由术前(74.4±15.2)%降至(55.7±8.7)%(P<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PRWE评分降至(2.0±0.9)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94.8±3.3)分,VAS降至(2.1±1.1)分,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提高至(93.2±8.7)%(P均<0.01)。结论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疗TFCC深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腕尺侧疼痛减轻,握力增强。

  • 标签: 腕损伤 关节镜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