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框肋类零件具有种类多、批量大、外形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大多数后机身口框类零件带有多处下陷,同一项零件各处下陷深度不等,下陷深度的公差为0~0.3㎜,由于口框类零件腹板曲率大,成形后材料有部分收缩或拉伸,导致深度达不到规定的公差范围。后机身零件下陷深度及过渡区大小不一且型面复杂,当压力卸载以后弹性慢慢消失,零件产生回弹,回弹后下陷深度与设计要求的理论值产生偏差,又因为零件表面多是弧面架构,成形过程中材料应力无法释放,与口框类零件下陷处搭接的外表面蒙皮出现了波浪纹的现象,三维测量波浪纹的波纹度阶差0.6㎜。本文借助仿真软件,对口框零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从而测得零件成形后的回弹,进而通过回弹补偿技术将回弹补偿数据固化到工装实物上,加工出回弹补偿后的零件,通过测量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 标签: 口框零件 下陷 回弹 有限元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对15 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2019年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血清25(OH)D,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机体肌肉,并计算全身肌肉质量指数(MMI)。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和随访期MMI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10 890名儿童的年龄为(11.5±3.3)岁,男童占49.6%,基线25(OH)D水平为(35.4±12.0)nmol/L,充足率为11.1%。多因素线性回归校正年龄、性别、体脂肪、吸烟、饮酒、奶制品摄入、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体力活动、青春期发育状态后,未观察到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MMI水平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随访时点MMI,25(OH)D每增加10 nmol/L,其Z值增加0.008(P=0.058);相比于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充足的儿童分别增高0.002(P=0.815)和0.037(P=0.031),趋势P=0.089。亚组分析显示,在BMI正常组中,25(OH)D每增加10 nmol/L,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基线MMI和随访时点MMI Z值分别增高0.019和0.014,均P<0.05。结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有关,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倾向于在未来获得更高的肌肉。倡导儿童青少年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加强营养与运动,提升身体素质。

  • 标签: 儿童 维生素D 肌肉质量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的体脂肪对各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初步提出适宜的体脂切点。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选取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内6~16岁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通过BIA法测量体脂肪,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指数(FMI)和体脂肪率(FMP),并检测血清各项血脂水平。结果14 309名儿童的年龄为(11.0±3.3)岁,男童占49.9%。在男女童中分别以FMI和FMP通过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拟合的百分位数值(P60~P95)逐个作为切点,选择对血脂异常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均相对较好的P75值作为体脂过多切点参考值。男童FMI在P75以上者占人数的28%,控制男童FMI在P75以下,可能防止8%~57%的各项血脂异常;女童FMI在P75以上的约占26%,将FMI控制在此切点值以下,可能防止8%~42%的各项血脂异常。FMP观察到与FMI类似的结果。在男童中基于FMI和FMP的P75切点在预测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除外]的特异度和AUC高于BMI(AUC:52.4%~69.6%比50.2%~67.1%,P<0.05),而在女童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当FMI或FMP超过P90时,对各血脂异常的特异度近似达到90%。结论基于FMI和FMP的体脂过多、肥胖诊断切点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儿童体成分状况,对儿童血脂异常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综合预测价值,可进一步在今后儿童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体脂肪指数 体脂肪率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