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深部巷道支护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煤炭资源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部巷道支护中,其秉持的支护设计理念相对于先前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需让巷道围岩释放内部高应力的技术上,实现高阻让压支护。因此,以某矿巷道出现的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支护优化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支护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深部巷道围岩 控制支护优化 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煤矿大断面掘进巷道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较为剧烈,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1331工作面巷道围岩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围岩支护优化方案,通过监测结果得出,对巷道围岩支护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大回采巷道的支护强度,可以明显地改善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为巷道掘进施工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 标签: 煤矿 大断面 巷道围岩 支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肩关节造影技术在临床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5例经肩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肩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常规MRI和MR肩关节造影(MRA)的临床资料。结果关节镜结果显示1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中,肩袖全层撕裂2例、肩袖部分撕裂10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3例。MRA对应诊断结果为:2例、10例和3例,与关节镜结果一致。常规MRI诊断结果:肩袖全层撕裂1例(正确诊断率93.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0),肩袖部分撕裂12例(正确诊断率86.7%,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40.0%),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2例(正确诊断率93.3%,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0),其中有2例被误诊为肩袖部分撕裂,MRA和关节镜显示为肩袖全层撕裂1例和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1例。结论MR肩关节造影较常规MRI检查能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关节造影 磁共振成像 盂唇 肩袖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8例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患者资料。结果8例患者前环手术时间为40~62 min,平均(46.0±6.2)min,术中出血量25~50 ml,平均(32.0±5.6)ml,髂骨螺钉处切口长度为2.0~3.5 cm,平均(2.6±0.4)cm,空心钉处切口长度为0.8~1.5 cm,平均(1.1±0.3)cm。透视次数为28~52次,平均(36±6)次。术后X片及CT检查提示耻骨联合复位佳,所置入的髂骨螺钉及空心钉均位置良好,切口均愈合良好。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优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8/8)。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0±4.2)个月。末次随访时行骨盆X线及CT检查,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耻骨联合复位未丢失;术后10~12周取出Infix及耻骨联合空心钉,平均(10.5±0.5)周。Majeed骨盆功能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7/8)。1例患者术后有股外侧皮神经症状,3个月后自行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予以滤器置入,10周后取出滤器。结论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固定效果佳,并发症少。

  • 标签: Infix 空心钉 耻骨联合分离 骨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尿病人群无法解释的轻度视力损伤(UMV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6年4—7月在上海市新泾社区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受检者的基本信息、眼科检查和血生物化学检验结果,采集每例患者的清晨空腹外周血2 ml用于提取DNA。采用Fluidigm法对CFH基因上的5个SNPs rs800292、rs1061170、rs529825、rs1410996和rs203674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和Haploview 4.0软件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碱基型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关联分析和单倍体分型并评估各SNPs与UMVL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35例无法解释的视力轻度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133例视力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rs2003674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未纳入分析。在纳入分析的CFH基因的其他4个位点rs529825、rs800292、rs1410996、rs1061170中,2组之间SNPs及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其等位基因频率P值分别为0.79、0.25、0.69和0.77;其基因型频率P值分别为0.61、0.69、0.87和0.43。结论CFH基因多态性导致的个体补体系统差异与糖尿病患者UMVL无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 补体因子H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无法解释的轻度视力损伤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优势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固定治疗陈旧性DenisⅠ、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治疗37例陈旧性骶骨骨折伴骶丛损伤(GibbonsⅢ级)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直视下复位固定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使用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8±6.4)岁(范围13~5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未使用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42±10.7)岁(范围19~59岁);DenisⅠ型5例、Ⅱ型14例。术前3D打印1∶1完整骨盆模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Matta评分、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jeed功能评分及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使用组、未使用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1.0±16.2)min、(182.6±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6±382)ml、(963±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03)。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价优良率,使用组为94%(17/18),未使用组为68%(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术后1年,使用组、未使用组Majeed评分分别为(88.72±7.03)分和(72.00±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01);VAS评分分别为(0.83±0.71)分和(1.00±0.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2);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使用组Ⅰ、Ⅱ、Ⅲ级分别有15、1、2例,未使用组Ⅰ、Ⅱ、Ⅲ级分别有11、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P=0.401)。使用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钢板部分螺钉断裂,未予特殊处理。未使用组术后1例出现髂内静脉破裂,予明胶海绵等填塞止血,术后留置引流管观察未见明显出血;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有跛行,未予特殊治疗。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18)和26%(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采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固定治疗陈旧性DenisⅠ、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损伤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腰骶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LRA)治疗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7例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25例,女12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36.2岁。骨折按Tile分型:C1.3型31例,C2型5例,C3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RA探查、松解腰骶丛神经并复位骶骨骨折,采用骶前钢板或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后环,然后固定前环并处理髋臼骨折。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神经肌力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5~228 min,平均155.0 min;术中出血量为680~2 440 mL,平均1 070 mL。所有患者术后获1~8年(平均2年)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9.2%。随访期间4例患者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骨折不愈合并复位丢失;其余32例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1周)。末次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肌力恢复至M5(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2例,肌力恢复至M4(神经症状恢复良好)7例,肌力恢复至M1~M3(神经症状部分恢复)5例,肌力为M0(神经症状无恢复)3例。结论LRA能较好地显露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环内侧,可直视下松解骶前受卡压及牵拉的腰骶丛神经,结合下肢牵引可达到骨折的满意复位,是治疗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一种较理想手术入路。

  • 标签: 骨盆 骨折 腰骶丛 创伤和损伤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骶前骶孔扩大成形、骶丛神经减压治疗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17~54岁,平均38岁;骶骨骨折按Denis分型均为Ⅱ区;神经损伤按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标准分级:完全损伤2例,部分损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7~12.0个月,平均6个月。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腰骶干及S1神经孔周围结构,直视下行骶孔扩大成形、松解骨折块及骨痂压迫的S1神经根及腰骶干,不稳定骶骨骨折者同时行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评价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BMRC标准)等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有10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探查发现骶骨骨折完全愈合且S1神经孔完全闭塞,无法完成骶孔成形术而终止手术。手术时间70~22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450~2 800 mL,平均1 100 mL。术后复查X线片、CT示骶孔扩大成形明显,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至4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根据BMRC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4例,未恢复1例。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能较好地显露腰骶干及S1神经孔周围结构,直视下骶孔扩大成形、松解骨折块及骨痂压迫的S1神经根及腰骶干,是治疗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骶骨 骨折 减压术,外科 骶丛神经 骶孔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入路和后入路减压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抽取2010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分组,编号为偶数者纳入对照组(n=60),编号为奇数者纳入研究组(n=60)。对照组采用后入路减压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入路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3.33%,50/6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椎体高度、Cobb’s角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有51例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对照组有40例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术后两组ASIA分级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后入路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椎体高度、Cobb’s角的恢复,预后良好。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入路 后入路 减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增强CT联合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的三维图像拟合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骨盆增强CT联合MRN三维图像拟合技术辅助诊断的15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26.67±11.34)岁;骨盆骨折AO分型:C1.3型11例、C2型2例、C3型2例。所有患者均有下肢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运动功能等级评定标准,踝背伸肌肌力3级1例、2级7例、1级5例、0级2例。通过体格检查及增强CT联合MRN三维图像拟合技术对腰骶丛损伤部位、神经损伤性质、骨折移位、血管和输尿管走行方向进行精准判断,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前方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神经减压术后随访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腰骶丛损伤部位与术前拟合图像诊断均相符;神经损伤性质判断中有4例不符(4/15,27%),6例腹腔镜下神经减压手术中2例因神经松解困难而改为开放手术。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16.27±26.46)min,术中出血量(102.50±79.32)ml;11例采用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3.64±38.28)min,术中出血量(713.64±393.12)ml,其中9例成功松解减压、2例探查发现神经完全断裂。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3±2.19)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观察到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03±1.04)个月(范围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踝背伸肌肌力5级8例、4级3例、3级1例、2级1例、0级2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P<0.001);感觉功能评定标准:S4级8例、S3+级1例、S3级3例、S2级1例、S0级2例。结论增强CT联合MRN三维图像拟合技术术前可对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进行准确定位和定性,精确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减少手术创伤与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骨盆 骨折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骶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撑开复位治疗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2例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0岁(16~44岁)。术前影像学表现为骶骨DenisⅡB型骨折,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检查均有骶孔处骶神经根损伤。12例患者伤后均有患侧S1神经根损伤症状:M0级9例,M1级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1 d(5~19 d)。行INFIX联合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撑开压缩的骶骨骨折并固定。术后评估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Lindahl等提出的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8例,良2例,可2例。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2~36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5~8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10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结论新鲜骶骨DenisⅡB型骨折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INFIX撑开,可有效撑开骶骨压缩骨折,扩大骶神经前孔并间接减压骶神经,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骶神经 创伤和损伤 骨板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微创性 撑开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