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气象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学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病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r=-0.177,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病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病率、病死率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被动免疫制剂,中和抗体可以使机体快速获得针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力,有预防和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潜力。本文分析了中和抗体在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讨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尝试指出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中和抗体 病毒性肺炎 重症 儿童
  • 简介:摘要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发病率、病死率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被动免疫制剂,中和抗体可以使机体快速获得针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力,有预防和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潜力。本文分析了中和抗体在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讨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能存在的挑战,并尝试指出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中和抗体 病毒性肺炎 重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气象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学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病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r=-0.177,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病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科住院治疗过程中行大剂量MTX治疗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5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血药浓度明显降低,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血WBC、PLT、Hb、血液pH值、钠离子、钾离子、AST、ALT及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应用大剂量MTX治疗过程中,若出现MTX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可在碱化尿液、利尿、叶酸解救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浆置换,必要时联合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透析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严重创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及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的177例严重创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77例创伤患儿中,1~3岁54例;男104例;69例在7~9月份发生创伤。89例因机动车造成交通意外伤,151例存在头部创伤,105例出现了多发伤。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住院天数、IS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机械通气需求、乳酸、pH值、碳酸氢盐、血糖、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需求(OR=0.029,95%CI 0.004~0.241)及Glasgow昏迷评分(OR=1.321,95%CI 1.121~1.557)是创伤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男童发生创伤率较高,年龄1~3岁、7~9月份为儿童创伤高峰期,机动车造成的交通意外伤最多见,创伤部位以头部最常见。儿童创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时间、病因、损伤部位有关,机械通气需求率及Glasgow昏迷评分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创伤 儿童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衰竭的疾病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依据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系统,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6例儿童急性肠衰竭(AGI Ⅲ~Ⅳ级)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经肠功能监测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部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和(或)手术干预,16例(61.5%)患儿治愈并预后良好(AGI恢复至0~Ⅰ级),平均体重增长率(62.0±84.9)%,平均随访时间(22.8±13.9)个月。其中接受早期手术干预者治愈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者(78.9%比14.3%,P<0.01)。结论AGI分级系统在儿童急性肠衰竭的诊治中有良好的预测和指导意义,早期手术干预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肠衰竭 AGI分级系统 儿童 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在现实价值的催动下,近几年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基于此,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工程 自动化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儿童独特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属性使他们成为大规模水灾害事件中较为脆弱的群体之一,制定合理可行的水灾害应急准备方案,可提高其水灾害应对能力,使水灾害中患儿结局最优化。针对儿童的水灾害应急准备方案应当涵盖灾害时各种资源分配利用,区域间的合作救援和患儿转运撤离,特殊情况下救治中的伦理问题,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等。儿科应急救护的相关工作人员需从各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的计划,从而让受灾儿童的救治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 标签: 水灾害 应急救护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