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总结贫困家庭妇女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在陕西省镇安县参加职业培训班的318名贫困家庭妇女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用现场考核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合格情况。结果贫困家庭妇女理论培训后,知晓率排名前5位的是火灾、中毒、烧伤、中暑、地震急救措施,其知晓率分别为98.1%(312/318)、96.5%(307/318)、95.3%(303/318)、93.4%(297/318)、91.8%(292/318),培训前分别为88.0%(280/318)、84.0%(267/318)、78.4%(249/318)、43.4%(138/318)、72.6%(23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5.03~183.89,均P<0.01)。贫困家庭妇女技能培训后心肺复苏术、止血术、包扎术和徒手搬运法合格率分别为69.8%(222/318)、52.8%(168/318)、50.0%(159/318)、76.1%(242/318),培训前分别为1.3%(4/318)、2.2%(7/318)、1.9%(6/318)、6.9%(2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1.57~326.19,均P<0.01)。结论对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可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 标签: 精准扶贫 贫困家庭妇女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总结贫困家庭妇女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在陕西省镇安县参加职业培训班的318名贫困家庭妇女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用现场考核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合格情况。结果贫困家庭妇女理论培训后,知晓率排名前5位的是火灾、中毒、烧伤、中暑、地震急救措施,其知晓率分别为98.1%(312/318)、96.5%(307/318)、95.3%(303/318)、93.4%(297/318)、91.8%(292/318),培训前分别为88.0%(280/318)、84.0%(267/318)、78.4%(249/318)、43.4%(138/318)、72.6%(23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5.03~183.89,均P<0.01)。贫困家庭妇女技能培训后心肺复苏术、止血术、包扎术和徒手搬运法合格率分别为69.8%(222/318)、52.8%(168/318)、50.0%(159/318)、76.1%(242/318),培训前分别为1.3%(4/318)、2.2%(7/318)、1.9%(6/318)、6.9%(2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1.57~326.19,均P<0.01)。结论对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可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 标签: 精准扶贫 贫困家庭妇女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和生命质量现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参加扶贫职业培训班的368名来自贫困家庭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心理安全量表(SQ)、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总得分(48.66 ± 12.7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人际安全感有影响(F值为16.509,P<0.05);民族、宗教信仰对确定控制感有影响(F值为17.546,P<0.05);宗教信仰对安全感总值有影响(F值为20.911,P<0.05)。贫困家庭妇女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13.38 ± 2.91)分,显著低于常模(t值为-3.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生理领域有影响(F值为2.694,P<0.05);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F值为3.305,P<0.05);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环境领域有影响(F值为2.866,P<0.05);对社会领域没有影响。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水平中等,生命质量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贫困家庭妇女生命质量即可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 标签: 生活质量 贫困家庭妇女 心理安全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和生命质量现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参加扶贫职业培训班的368名来自贫困家庭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心理安全量表(SQ)、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总得分(48.66 ± 12.7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人际安全感有影响(F值为16.509,P<0.05);民族、宗教信仰对确定控制感有影响(F值为17.546,P<0.05);宗教信仰对安全感总值有影响(F值为20.911,P<0.05)。贫困家庭妇女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13.38 ± 2.91)分,显著低于常模(t值为-3.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生理领域有影响(F值为2.694,P<0.05);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F值为3.305,P<0.05);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环境领域有影响(F值为2.866,P<0.05);对社会领域没有影响。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水平中等,生命质量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贫困家庭妇女生命质量即可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 标签: 生活质量 贫困家庭妇女 心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