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据上海市近期流行病学统计 , 目前前列腺癌发病率比 20世纪 60年代增加了 50%以上 , 且有迅速增加趋势。因此 , 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及确定是否发生转移已 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近年来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与计算机断层图像联合扫描开始应用在多种不同的恶性肿瘤中 , 我们观察了 PET-CT融合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PET-CT融合图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食管癌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在肺部良恶性结节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最终均随访手术后病理结果或经正规治疗后临床诊断结果的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和延迟显像的PET-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PET-CT图像和同机PET-CT延迟显像病灶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情况,同时测量其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其SUVmax的变化情况,并且记录其CT形态学表现。 结果 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21例,SUVmax在1.3-14.6之间,其中腺癌9例,鳞癌10例,小细胞肺癌2例;良性病变39例,SUVmax在0.9-25.3之间,其中炎性病变21例,结核8例,炎性假瘤3例,肺脓肿3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错构瘤2例。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良性病变居多(39例/60例),恶性病变少(21例/60例)。恶性病变中大多数患者(18例/21例)延迟显像后SUV值增高,仅3例恶性病变表现为延迟显像后SUV降低,病理类型分别为粘液性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高分化腺癌1例;良性病变大多数病例(28例/39例)延迟显像后SUV值增高,少数病例(11例/39例)延迟显像后SUV降低。结论 延迟显像在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CT图像特点、病人的序列影像学资料观察结节是否变化、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诊断。联合应用PET-CT初次显像和延迟显像的SUVmax变化情况,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上优于单独CT或单独PET-CT。

  • 标签: 肺部良恶性结节 18氟-脱氧葡萄糖 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 ~(18)F-FDG PET/CT 显像对肾癌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肾癌诊断患者 76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通过此种方式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效果。 结果 通过诊断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并未出现不良状况,患者疾病预后良好率也较高; (18)F-FDG PET/CT 诊断时可有效提升疾病诊断有效度。 结论 研究发现 (18)F-FDG PET 在进行肾癌诊断时敏感度低于 CT ,但对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也有自身优势,可有效判定肾癌分期,也可为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支持,值得推荐。

  • 标签: PET CT 显像 肾癌诊断 治疗方案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 PET-CT及 C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 280组 (828枚 ),其中 34组 (39枚 )病理证实为转移。 PET-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25组,阴性淋巴结 237组; CT术前正确诊断阳性淋巴结 9组,阴性淋巴结 243组。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ET-CT较 CT对 N2分期的正确率与 CT比较虽呈明显增高态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ET-CT较 CT对 NSCLC术前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和分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应用PET-CT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82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患者肺部病灶靶向治疗前后代谢情况,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SUVmax)及病灶的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比较其前后的变化。结合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的不同基因突变结果,评估患者不同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主要有EGFR、ALK、ROS1、HER2(ERBB2)、KRAS、MET等不同基因突变,282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应用PET-CT评价治疗效果显示,肺部病灶SUVmax降低 212例,SUVmax无变化24例,SUVmax升高46例;肺部病灶代谢体积缩小234例,病灶代谢体积增大48例;其中完全缓解(CR)118例,部分缓解(PR)94例,病情稳定(SD)24例,病情进展(PD)46例,总有效率(PR+CR)为75%,疾病控制率(PR+CR+SD)为84%。结论 PET-CT可以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进行很好的评价,对病灶代谢情况及SUVmax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对不同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情况进行评价,与CT常规方法相比,PET-CT对病灶变化的评价更加精准。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应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CT评价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前后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SUVmax),比较其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与CT评价进行对比。结果 60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后,PET-CT肺部病灶SUVmax降低30例,SUVmax无变化6例,SUVmax升高24例;CT评价病灶体积缩小24例,病灶体积无变化6例,病灶体积增大30例。其中3例病灶体积无变化,但是PET显示病灶代谢减低,3例病灶体积增大,但是PET显示病灶代谢减低。结论  PET-CT可以对肺癌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很好的评价,对病灶代谢情况(即SUVmax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与CT常规评价方法相比,PET-CT对病灶变化的评价更加精准。

  • 标签: 肺癌 免疫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PET-CT分段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情况。方法 选取221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分段评估骨代谢情况,分别记录其PET-CT检查后脊柱骨与骨盆的骨代谢情况,且与肝脏SUVmax为比较,分别测量其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其SUVmax变化情况,且与同步血常规相比较,比较其优势和劣势。结果 221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经PET-CT分段评估骨髓情况的结果,骨髓抑制60例,其中脊柱骨髓抑制 12例,骨盆骨髓抑制 48例,经血常规评估骨髓抑制 32例。与血常规比较,PET-CT更加精准及更早的评估骨髓抑制情况。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采用PET-CT对骨髓抑制情况进行分段评估,与采用化验血常规方法相比,PET-CT能够更早、更精准的发现不同部位骨髓抑制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放化疗方案,及时避免骨髓抑制。

  • 标签: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 18F- FDG显像 PET-CT 扫描诊断原发性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为乳腺癌的 36例女性患者术前行 18 F-FDG 显像 PET-CT 扫描 ,共发现 41个乳腺肿块,均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41个乳腺肿块中 ,病理证实其中 33个为乳腺癌病灶 ,8个为良性病灶 ,PET-CT 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 87.8%,特异度为 88.9%,阳性预测值为 93.5% 。 发现腋窝淋巴结 86枚 ,59枚病理证实转移,对区域淋巴结转移 ,PET-CT 诊断的敏感度为 89.8%,特异度为 92.6%,阳性预测值为 94.6%。结论: PET-CT 诊新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尤其对怀疑多中心乳腺癌,病晩期评价区域淋巴结状态或疑有远处转移者,可提供多方面的活体诊断信息,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