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国产瓣膜行经导管主动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BAV)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的症状性重度主动狭窄(AS)患者,按形态分为BAV组与三主动(TAV)组,比较两组基线特征、手术资料,主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的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年龄为(69.8±8.9)岁,男性71例(71%)。其中BAV组51例,TAV组49例。与TAV组比较,BAV组患者的年龄小[(67.1±8.6)岁比(72.7±8.4)岁,P=0.002],近端升主动直径宽[(39.7±5.7)mm比(36.0±4.2)mm,P<0.001],(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死亡风险预测评分(STS-PROM)低[3.1(1.9,5.4)%比5.9(2.6,12.3)%,P=0.002]。术中,BAV组与TAV组植入的比例分别为15.7%(8/51)、18.4%(9/49)(P=0.721),中重度周漏发生率分别为2.0%(1/51)、0(P=1.000),器械成功率分别为82.4%(42/51)、81.6%(40/49)(P=0.925)。BAV组与TAV组术后1个月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0%(1/51)、10.2%(5/49)(P=0.108)。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BAV组术后平均跨压差(PGmean)高于TAV组[13.0(10.0,16.0)mmHg比9.0(7.0,14.0)mmHg,P=0.003](1 mmHg=0.133 kPa),但PGmean下降值(较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16.6)mmHg比(36.2±17.5)mmHg,P=0.893]。结论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BAV重度狭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叶式主动脉瓣 国产瓣膜
  • 作者: 周政 张龙岩 杨剑 尚小珂 李捷 潘文志 姜正明 方臻飞 李飞 吴永健 宋光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7,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2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科,西安 71003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武汉 430022,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州 5100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3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 45005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长沙 41001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急诊经导管主动置换术(T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8家中心行急诊TAVR的患者。收集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平均主动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卒中、大出血、主要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永久起搏器置入、急性肾损伤。计算器械置入成功率,器械置入成功指患者存活,单个人工主动置入位置合适且术后平均主动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峰值流速<3 m/s,同时无中度及以上人工主动瓣膜反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年龄(72.5±8.1)岁,其中男性34例(70.8%)。器械置入成功率为91.7%(44/48)。全部患者的术后平均主动压差较术前降低[(12.3±6.4)mmHg比(60.2±23.8)mmHg,P<0.000 1],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41.5±11.7)%比(31.0±11.3)%,P<0.000 1],NT-proBNP下降[3 492.0(1 638.8,7 165.5)ng/L比12 418.5(6 693.8,35 000.0)ng/L,P<0.000 1]。入选患者的院内全因死亡率为8.3%(4/48),住院期间卒中发生率为2.1%(1/48),大出血发生率为6.3%(3/48),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2%(2/48),永久起搏器置入率为6.3%(3/48),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2.5%(6/48)。20例患者应用了MCS,使用率达41.7%。中位随访时间196 d,随访期间全因死亡1例(因胰腺癌全身转移),新增心肌梗死2例,置入永久起搏器1例。术后30 d、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7%(44/48)、89.6%(43/48)、89.6%(43/48)。结论对于急危重症状态的失代偿性主动重度狭窄患者,急诊TAVR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急诊 预后
  • 简介:摘要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对于外科手术评分高危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手术策略。该文报道了一例27岁的男性患者,出生时发现“法洛四联症”,先后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三尖置换术。此次因三尖生物瓣膜衰败入院,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逐渐危重,尝试经导管三尖植入术,最终成功利用技术将SAPIEN3球扩瓣膜经股静脉入路植入衰败的外科瓣膜位置。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证实SAPIEN3膜的位置和功能正常,无反流。

  • 标签: 三尖瓣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 生物瓣膜衰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idgePoint系统支持下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ADR)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西京医院接受BridgePoint系统开通CTO病变的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CTO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术中相关参数。观察入选患者的短期预后,包括技术成功(达TIMI 3级血流及残余狭窄<30%)率、手术成功[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MACE。MA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TVR)和心脏压塞等。于出院后30 d及6、12、24和3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入选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男性75例(86%),年龄(61±10)岁,J-CTO评分为(2.49±0.52)分。6例患者采用BridgePoint系统直接行ADR术,均成功。81例患者行BridgePoint系统补救性ADR术,其中62例成功,BridgePoint系统ADR术成功率为78.2%(68/87);19例患者于手术失败后通过正向/逆向技术补救,成功9例,失败10例。技术成功率为88.5%(77/87)。冠状动脉穿孔2例(2.3%),1例置入覆膜支架,1例心包填塞后给予心包穿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猝死1例,心脏压塞1例。住院期间入选患者MACE发生率为3.4%(3/87),手术成功率为85.1%(74/87)。手术时间为(175±72)min,对比剂剂量为(449±155)ml。随访17(11,26)个月,86例患者完成了随访,30 d MACE发生率为4.7%(4/86),6个月为10.5%(9/86),17个月为17.4%(15/86)。结论BridgePoint系统开通冠状动脉CTO的成功率较高,安全、可行,临床预后较好。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BridgePoint系统
  • 简介: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即一次预制舱在智能变电站得到应用外,一些变电站已开始使用了次预制舱。次预制舱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实现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安装,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基于此,文章就次预制舱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次预制舱;智能变电站;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催动了建筑市场的繁荣。然而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之下,一些大型建筑工程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装配建筑的特点符合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绿色需求,因此装配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也对其提出了大力的支持,保证其未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 标签: 装配式 现代建筑设计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类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在电力需求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污染。目前世界各国的环境污染、资源缺乏问题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解决资源能源缺乏,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解决我国传统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光伏发电并网进行分析。新能源发展能优化能源结构替代传统化化石燃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促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分布式 光伏发电 并网 配电网
  • 简介:摘要:装配建筑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目前,装配建筑施工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方法之一,在民用建筑中体现的更加明显。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需要加强管理力度,认识到工程管理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以确保现场施工质量。

  • 标签: 装配式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预制装配作为当前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方式,通过充分发挥出BIM建筑虚拟模型技术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建筑设计图纸的精确度和绘制速度,避免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建筑设计质量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BIM技术 预制装配式住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在装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制构件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能耗、缩短施工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各个工序的有效衔接,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人员落实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有必要结合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探索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工程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 标签: 装配式 建筑工程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在装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制构件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能耗、缩短施工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各个工序的有效衔接,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人员落实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有必要结合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探索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工程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 标签: 装配式 建筑工程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在装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制构件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能耗、缩短施工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各个工序的有效衔接,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人员落实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有必要结合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探索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工程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 标签: 装配式 建筑工程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在装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制构件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能耗、缩短施工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各个工序的有效衔接,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人员落实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有必要结合我国装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探索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工程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 标签: 装配式 建筑工程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装配建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项目工程浩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建筑现场管理方式涣散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装配建筑施工节点强度低、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严重破损、节点灌浆时振捣不密实等施工质量问题。装配建筑在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自动化管理程度不高、各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对装配建筑质量管理整个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管控,充分体现了现装配建筑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为提高装配建筑质量控制带来了机会。鉴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施工质量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