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评价左束支起搏下不同起搏模式(单/双极)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左束支起搏(LBBP)的患者29例为LBBP组,以同期基线条件相匹配的29例右心室起搏(RVP)患者作为RVP组。所有LBBP患者术后1周内分别程控为单极、双极起搏模式,评价心室间及左室内的机械同步性,并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获得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LBBP组与RVP组之间、LBBP组内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心脏机械同步性和心肌做功。结果与RVP组相比,LBBP组室内及室间机械同步性显著改善(均P<0.05);LBBP组GWI、GCW、GWE增大,GW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BP组单极与双极起搏对比,心室机械同步性、GWI、GCW、GWE、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提高输出电压后上述参数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RVP患者相比,LBBP患者能保持更好的机械同步性,心肌做功效率更高;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效率无影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束支起搏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机械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运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时间选自2020年6月-2021年10月,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观察组(30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完成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医学病情指标。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造更为有利的急救条件,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临床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心律失常严重,并且高发死亡时间为发病后1h。针对早期心肌梗死,通过采取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风险。因此,做好患者院前急救工作,对保障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安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患者急诊急救护理,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90例。护理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及未改良转运流程护理措施。分析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组患者出诊反应、心电图、急救以及入院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急救诊断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1.1%;护理组急救和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6.7%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和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出诊反应、心电图、急救以及入院的时间,提高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质量。且改良后的转运流程提高了患者急救的诊断率、急救和转运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转运改良流程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5年 5月~ 2016年 5月收治的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 15例)与对照组( 1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口服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血小板聚集率(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血小板聚集率(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较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还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膜蛋白(POSTN)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调控机制。 方法将POSTN siRNAs或pcDNA3.1-POSTN质粒转染到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从而抑制POSTN的表达或使其过表达;采用RT-PCR检测POSTN mRNA或let-7c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和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OSTN和let-7c的靶向关系。 结果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诱导POSTN的表达上调(P<0.05)。抑制POSTN表达,能够提高H9c2细胞活性,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上调Bcl-2表达并下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均为P<0.05)。而过表达POSTN能够提高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发现POSTN是let-7c的一个靶基因,在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中let-7c表达下调(P<0.05),并通过靶向POSTN负向调控其表达。 结论POSTN在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POSTN表达能够提高H9c2细胞活性并降低细胞凋亡,且POSTN的表达和功能与let-7c的调控有关。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骨膜蛋白 高糖 细胞凋亡 微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