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智能(IQ)-SPECT/CT和低能高分辨率(LEHR)- SPECT/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PI)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的31例确诊或者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49.4±12.01)岁。所有患者同日分别行IQ-SPECT/CT+CTAC及LEHR-SPECT/CT+ CTAC。视觉分析IQ-SPECT/CT CTAC前后图像及手动配位后图像、LEHR-SPECT/CT CTAC前后断层图像;同时比较左心室各个室壁(心尖、前壁、侧壁、间壁、下壁)IQ-SPECT/CT和LEHR-SPECT/CT CTAC前后与重新配位后的放射性摄取值(%)。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①视觉分析:IQ-SPECT/CT与LEHR-SPECT/CT CTAC前图像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95,P<0.001)。IQ-SPECT/CT CTAC后心肌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的比例为77%(24/31),远高于LEHR-SPECT/CT CTAC后的23%(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0.001)。将MPI与CT图像手动重新配位后,IQ-SPECT/CT左心室心尖的放射性分布为16%(5/31),与LEHR-SPECT/CT的23%(7/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8)。②放射性摄取值(%):IQ-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心尖[(65.71±25.69)%对(58.68±20.39)%]、前壁[(204.23±43.24)%对(184.66±41.22)%]及间壁[(316.19±47.43)%对(270.03±65.33)%]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4、4.232、5.473,均P<0.05);LEHR-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前壁[(204.68±41.14)%对[(211.81±35.04)%]、间壁[(319.13±44.90)%对(350.87± 44.24)%]及下壁[(185.48±31.06)%对(228.67±29.45)%]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1,P =0.019;t=-5.968,P<0.001;t=-11.311,P<0.001)。IQ-SPECT/CT CTAC配位后与IQ-SPECT/CT CTAC前比较,左心室前壁[(212.06±33.59)%对(204.23±43.24)%]、侧壁[(372.84±39.37)%对(355.81±46.79)%]、下壁[(219.13±25.10)%对(191.58±33.06)%]和间壁[(335.00±36.84)%对(316.19±47.43)%]的放射性摄取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8;t=-2.672,P=0.012;t=-7.632,P<0.001;t=-3.557,P<0.001)。结论LEHR-SPECT/CT CTAC后左心室间壁及下壁的放射性分布得到补偿;而IQ-SPECT/CT CTAC后左心室心尖、前壁及间壁的放射性分布却更加稀疏。在IQ-SPECT/CT采集模式下,CTAC后容易出现矫枉过正,重新手动配位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PECT/CT淋巴显像检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16例淋巴结阴性(cN0)期PTC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4例,年龄(47.0±8.4)岁,于手术前行99Tcm-硫体胶(99Tcm-SC)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检测SLN。手术中使用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热点"。将手术切除的SLN及颈部清扫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患者术前99Tcm-SC平面显像检出SLN 14例,检出率为87.50% (14/16)。术前99Tcm-SC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分别检出31枚和35枚SLN。术中γ探测仪探测到SLN 13例,共计37枚,检出率为81.25% (13/16)。γ探测仪探测SLN数目与SPECT/CT淋巴显像数目有4例不一致,12例一致,两种方法的一致率为75% (12/16)。病理结果显示,15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占93.75% (15/16)。SPECT/CT检测SLN的灵敏度为86.67% (13/15 )、准确率为81.25% (13/16)、假阴性率为13.33% (2/15)。结论术前SPECT/CT淋巴显像能有效探测cN0期PTC患者的SLN,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 标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前哨淋巴结 甲状腺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碲锌镉(CZT)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行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343例[男232例,女111例,年龄(60.08±12.88)岁],所有患者行CZT 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通过相位分析软件分获得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相峰(PP)、相位标准差(PSD)、直方图带宽(PHB)、偏度(HS)、峰态(HK)]。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正常组(147例)、缺血性心肌病组(11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50例)、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组(32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收缩功能参数与同步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PP、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194、-0.790、-0.799,均P<0.01),其中PP与LVEF相关性不佳,HS、HK与LVEF呈正相关(r值:0.767、0.676,均P<0.01);PSD、PHB与ESV呈正相关(r值:0.778、0.795,均P<0.01),而PP与ESV相关性不佳(r=0.145,P<0.01); PSD、PHB与EDV呈正相关(r值:0.722、0.732,均P<0.01),而PP与EDV无相关性(r=0.095,P>0.01);HS、HK与EDV、ESV均呈负相关(r值:-0.700~-0.580,均P<0.01)。心功能正常组、缺血性心肌病组、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左束支阻滞组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834~-0.492,均P<0.01),HS、HK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0.243~0.792,均P<0.01)。结论CZT SPECT相位分析技术所得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与LVEF相关性较好,随着LVEF降低,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变差。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均能影响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从而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并且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患者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受影响较大。

  • 标签: 心肌收缩 心室功能,左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简介:摘要肥胖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其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评估肥胖最常用的指标为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等,但随着对肥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不同部位及类型的脂肪组织得以区分。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2种类型。WAT的过度积累是肥胖的特征,而BAT在肥胖者中活性较低。18F-FDG PET/CT可以同时获取不同部位及类型脂肪组织的体积和代谢情况。笔者从不同脂肪库的角度综述18F-FDG PET/CT在肥胖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肥胖症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4种重建算法对肺结节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6例实性肺结节患者[男27例,女19例,中位年龄66(44~82)岁]的PET/CT图像,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OSEM+飞行时间(TOF)、OSEM+TOF+点扩散函数(PSF)及正则化算法(BSREM)进行图像重建(方法依次以G1~G4表示),通过视觉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肺结节及背景参数。根据肺窗所测结节直径,分为小结节(直径≤10 mm)和大结节(10 mm<直径≤30 mm)。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Bonferroni法分析不同算法间SUV的差异,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SUV变化率(%ΔSUV)与结节直径的相关性,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探讨SUV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共114个结节,大结节55个,小结节59个。在视觉分析中,G4较G1~G3的小结节视觉检出率分别提高了55.93%(33/59)、44.07%(26/59)和20.34%(12/59)。在114个肺结节中,最大SUV(SUVmax)、平均SUV(SUVmean)在不同算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SUVmax :2.65~5.29,中位SUVmean:2.05~2.99;H值:20.628和17.749,均P<0.001),G4对G1的SUVmax(中位数分别为5.29和2.65)和SUVmean(中位数分别为2.99和2.05)有明显提升(均P<0.001)。%ΔSUVmax(中位数:4.45%~52.96%)、%ΔSUVmean(中位数:1.69%~47.56%)与结节直径呈负相关[9.75(6.20,16.58) mm;rs值:-0.371~-0.354、-0.371~-0.320,均P<0.001]。在59个小结节中,G4对G1的SUVmax(中位数分别为4.05和2.14)有明显提升(H=18.327, P<0.001),G4对G1和G3的SUVmean (中位数分别为2.31、1.26和1.53)有提升作用(H=16.808,均P<0.05)。在55个大结节中,SUV在不同算法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值:0.812~7.290,均P>0.05)。G1~G4的SUVmax诊断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335、5.185、5.410、5.74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7、0.699、0.756和0.778,四者的SUVmean及SUVpeak最佳截断值对应的AUC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结论在4种重建算法中,BSREM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和直径10 mm以下肺结节的SUVmax及SUVmean,其SUV良恶性诊断阈值应适当上调。

  • 标签: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口腔肿瘤手术及放疗史的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时舌部局灶性生理性摄取(FPU)的变异模式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常规全身PET/CT显像的6 233例患者,排除有口腔肿瘤手术及放疗史的患者324例,纳入5 909例,其中男3 418例,女2 491例,年龄2~95(平均58)岁。部分患者进行了张口位状态下的局部PET/CT和诊断剂量CT检查。从FDG摄取增高部位和累及范围的角度分析舌部FPU变异模式及形态特征,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常规PET/CT显像检出76例患者[男49例,女27例,年龄40~83(平均64)岁]的76个偶发舌部FPU经口腔医学检查及>6个月的随访确认,舌部FPU的发生率为1.29% (76/5 909)。76例患者中41例进行了张口位局部PET/CT和诊断剂量CT检查。舌部FPU变异模式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Ⅰ型,共68例(1.15%,68/5 909),FDG摄取仅涉及中线处舌体前部(靠近舌尖部),为"点状"摄取;Ⅱ型,共5例(0.08%,5/5 909),FDG摄取主要涉及颏舌肌的中间部分,为"短条形"摄取;Ⅲ型,共3例(0.05%,3/5 909),FDG摄取涉及舌体大部及颏舌肌,为"T形"摄取。Ⅰ型、Ⅱ型舌部FPU的SUVmax分别为5.53(4.53,7.30)、19.50(17.10,22.74),3例Ⅲ型SUVmax分别为23.34、27.50和35.14。结论在无口腔疾患手术及放疗史的患者中,舌部FPU有其特定模式和特征,张口位PET/CT显像有助于显示其详细特征。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Beagle犬局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4只1岁龄健康雄性Beagle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每组各6只;其中各照射组左心室前壁行单次20 Gy调强放疗。对全部犬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CMR检查,计算18F-FDG摄取增高区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面积。全部检查结束后1周处死实验犬,取心脏进行Masson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心肌18F-FDG几乎不摄取,照射后3个月即可见犬心肌18F-FDG摄取增加,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的心肌SUVmean分别为5.90±1.31、4.66±2.21和3.21±0.82,与对照组(1.13±0.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5);照射组18F-FDG摄取增高面积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195.74,P<0.01)。CMR示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心肌灌注降低、进行性纤维化加重;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增加(F=15.479和16.908,均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F=63.715,P<0.01)。Masson染色发现照射后心肌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电子显微镜检查示照射后心肌线粒体变性肿胀,线粒体数量进行性减少。结论照射后局部心肌18F-FDG摄取增高对于RIHD的危险性有预测价值,18F-FDG PET/CT显像能早于CMR发现RIHD。

  • 标签: 心脏 辐射损伤,实验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β值重建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PVC)后对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PET/CT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模型实验中,基于正则化重建算法(BSREMA),β值从100~1 000进行图像重建。计算恢复系数(RC)、对比度恢复(CR)和背景变异性(BV)分别评估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在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间行68Ga-PSMA PET/CT检查的21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5~78岁)的图像数据,共计29个腹部显像阳性淋巴结,全部纳入进行不同β值(100~1 000)的图像重建,并分为小淋巴结组(最大径<10 mm;12个)和大淋巴结组(10 mm≤最大径≤30 mm;17个)。测量2组的SUV参数,包括SUVmax、SUVmean和SUV峰值(SUVpeak);同时进行PVC来评估不同β值对2组SUV参数的影响,使用病灶信噪比(SNR)和主观评分评价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Kappa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模型实验示,随着β值增加,CR、RC和BV均下降。医师对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病变显著性和图像总评分均显示出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0.65~0.87,P值:0.026~0.043)。对于小淋巴结组,β值为600时图像总评分最高(分别为13和14分);对于大淋巴结组,β值为700时图像总评分最高(分别为13和14分)。β值为100~600时,2组的SNR稳定增加,SNR增加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49~8.99,P值:0.023~0.038);当β值大于600时,小淋巴结组的SNR达到平稳(t值:1.28~2.00,P值:0.072~0.098),而大淋巴结组的SNR继续增加(t值:2.98~4.63,P值:0.012~0.029)。PVC之前,2组SUV参数和β值之间呈负相关(r值:-0.94~-0.64,P值:0.039~0.046);PVC后,2组的SUVmean和SUVmax和β值仍呈负相关(r值:-0.78~-0.68,P值:0.035~0.042),但2组的SUVpeak和β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值:-0.22、-0.28,P值:0.069、0.126)。结论通过主观评分和半定量指标,68Ga-PSMA PET/CT显像基于BSREMA选择β值600和700进行图像重建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较好;小病灶在PVC后SUVpeak稳定,其临床价值应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