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有学者说宗教常常是用虚幻的许愿来吸引人,无论进天堂还是上西天都是一种引诱。其实,即使宗教真的有引诱的一面,也不能完全否定引诱的价值。引诱人们弃恶从善,引诱人们利益社会,引诱人们保护生命,引诱人们获得清净心,引诱人们由心净而达国土净,引诱人们从容面对死亡,这引诱之作用不可谓不大。中国禅宗祖师与净土宗祖师,按照众生不同的根器,利用“黄叶止啼”的权宜之教,使难以直接领悟佛法的众生,逐步接受佛法,从容面对死亡,这本身就是智慧。

  • 标签: 佛教 死亡 智慧 黄叶止啼
  • 简介:“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此岸即沉沦,彼岸即解脱。以心而论,“有挂碍之心”即是此岸,“无挂碍之心”即是彼岸。佛法超越于世间法,不坏世间法。为了修行了生脱死,必须去掉分别之心;但是,为了生存发展、进行劳动实践,叉必须运用分别之心,这就构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悖论。如何恰当地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需要佛法的般若妙智。为了在人间弘扬光大佛法,使佛教所主张并孜孜以求的无挂碍心、大清净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深入人心,就成了佛教信众神圣的历史使命。

  • 标签: 佛法 佛经 佛心 无挂碍心
  • 简介:古代诗人可以吟唱“深山藏古寺”;现代诗人会发现,“深山已难藏古寺,古寺深山人更多”,佛教圣地大都成了旅游胜地。既要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消极影响。如何保持佛教本色、化世导俗而不被完全世俗化、庸俗化,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佛教圣地 旅游胜地 佛教本色 陶冶性情 端身正念
  • 简介: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提法改变了哲学的主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及时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落实和贯彻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此,有必要从康德的"人是目的"说进行考察.

  • 标签: “人是目的” “以人为本” 发展观
  • 简介:应该以'效率为基础,公平为主导'代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求效率,是手段,是途径,是基础;'达到共同富裕'是求公平,是目的,是宗旨,是主导.如果'达到共同富裕'不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基础,就会导致普遍贫穷;如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以'达到共同富裕'为主导,就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

  • 标签: 效率 公平 基础 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