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成为传播新的民族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1949—1966年戏曲纳入新的文学秩序,戏曲改革成为有计划有步骤的国家意识形态实践的过程,彩调剧《刘三姐》的创编并推广到全国正是社会主义文学实验的过程。新的国家话语对其影响关涉创作方式、艺术形式以及作品内容,其创作方式使用了新推行的导演制,艺术形式则是采用广西宜山一带的彩调与民歌相结合,内容上在主流文学经验与意识形态的组织下,突出了阶级斗争、压迫与被压迫的主题。总之,彩调剧《刘三姐》诞生于新的民族国家文学话语之语境,是社会主义话语建构民间文学作品、干预民间文学创作与传播机制的呈现,这一话题对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民间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迪意义。

  • 标签: 国家话语 戏曲改革 彩调剧 《刘三姐》
  • 简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之后,“萌芽状态”的文艺引起知识阶层的关注,文人、知识分子纷纷走向民问,搜集、研究民间文学,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新秧歌运动开始得最早,影响也最大。秧歌是遍及中国南北的一种民间文艺。1830年版陕西《清涧县志》载:“十五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日秧歌。”关于秧歌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秧歌是在插秧季节,由农民边工作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而来。

  • 标签: 民间文学 新秧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权威话语 运动 缔造
  • 简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就伴随北京大学歌谣运动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文学格局重塑,民间文学进入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加上全国范围内民族识别与各民族历史调查的历史情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初步有了系统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扩大,但由于当时国家权威话语的影响,民间文学作品搜集主要以社会历史价值为标准,使得大量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被遮蔽。

  • 标签: 新中国初期 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