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政府全面改造当地乡村社会的实践就是一场“地方”国家建设。换言之,宛西地方精英主动作为,完成国家无法在基层社会开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其结果,既惠泽地方,又裨益于国家建设。宛西的实践涉及社会控制、土地、经济、公益、教育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 标签: 宛西 地方自治 国家建设 乡村建设
  • 简介:1930至1940年,在地方精英彭禹廷、别廷芳的领导下,河南宛西地区实施了一场自治,在乡村建设上取得良好效果。当时,该地区被誉为中国一千八百县中的模范。从"地方国家建设"和"发展型地方主义"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所谓"地方国家建设"是指民国时期,在中央和省级政府无力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和动荡的情况下,地方精英可以通过主动作为以稳定和发展乡村。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冲突的情况。如果基层社会的权力持有者的政治观点并不是分裂性的,那么其行为可被视为"发展型地方主义"的实践,而不应该被过分地贬抑。

  • 标签: 地方国家建设 发展型地方主义 地方自治 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