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1945年5月,“吴作人旅边画展”在成都举行。观众对他的油画《戈壁神水》、《祭青海》、《打箭炉少女》、《通天河牛皮船》和速写《甘肃兴隆寺》、《雅砻江上》等备加赞赏。这些作品都是吴作人三年边睡旅程的心血之作。打箭炉的收获1944年6月,吴作人从大漠戈壁回到成都不久,又乘上去雅安的汽车,再一次踏上西行之路。一开始,满眼还是麦浪翻滚的平川原野,渐渐的汽车就进入深山峡谷。几天以后,他又乘上“救济车”,攀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二郎山,盘过鸳鸯岩,便是最险路段。有人惊恐地叫道:“看下面有翻车!”吴作人循其手指方向,果然望见一辆大卡车的底盘,四轮朝天搁在半山腰一棵大树桩上,那是人达不到的险处;再往下看,崖陡

  • 标签: 吴作人 通天河 马思聪 打箭炉 画家 西藏
  • 简介:<正>吴作人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从20年代步入画坛起,就受到已是绘画大师徐悲鸿的赏识、扶持和鼎力相助,两人由此结下不解之缘,在画坛留下一段佳话.初涉画坛艺海无涯1924年,16岁的吴作人进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属中学.他很快与爱好绘画的同学成立了美术组,同时努力练习楷书,还学音乐,最爱拉小提琴,吹笛子,参加学校的乐队,决心投身艺术.高中毕业后,为了上绘画课,他又进了工专的建筑系.一天他在报上见到上海艺术大学一则招生广告,说明由徐悲鸿亲自执教,这条信息令他激动不已.那时名满天下的徐悲鸿是爱好美术青年的崇拜偶像,若能亲聆教诲是多么幸福啊!他立即乘火车到上海法租界善钟路(今常熟路)上海艺术大学,报考美术系,被录取了.当他

  • 标签: 吴作人 徐悲鸿 李宗仁 玄武湖 美术教育 工业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