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2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其实施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34)、+胺碘酮治疗(观察组,n=34).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心率变化以及转复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t=3.612 p=0.001);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3.392 p=0.001);观察组心率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2.381 p=0.010);观察组转复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2 p=0.028)。结论: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可将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并改善心率水平 ,促进转复率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患者 心律失常属于常见疾病之一,属心内科疾病。该疾病是心脏活动异常或是传导障碍诱发的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异常。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提升,其病程长,容易诱发心理衰竭以及昏厥等多种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心脏以及肾器官造成巨大损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针对该疾病治疗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制定对应治疗方案。常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胺碘酮目前已经成为心律失常疾病治疗核心药物,已获得临床认可。本研究尝试对患者实施和胺碘酮治疗,探索临床用药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我院收治68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核心,实施两组不同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基线资料保持均衡,可对比(p>0.05)。观察组临床资料:男女20例、14例,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各为74岁、38岁,平均年龄为(50.23±5.77)岁;对照组临床资料:男女21例、13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为(51.62±5.02)岁。 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胺碘酮 胺碘酮,每日一次,每次一。并以患者实际为主对药量适当调整。若是病情未见好转,可每日服用两次,每次1.5。若是病情已经显著改善,可将药量减少,可每日一次,每次0.5。 观察组-胺碘酮+ ,每日三次,每次1.5。持续用药1周到2周后对病情重新评估。若是患者病情改善,可减少药物剂量,改为每次一,每日两次。胺碘酮用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均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 血压一般是在上臂肱动脉上检测,需静坐10分钟,测量3次,之后取平均值。并记录心率数据。 转复率 在治疗12个月之后路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检测患者在一天之内动态心电图变化,统计数据,依据统计数据确定转复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基本指标 治疗前,两组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溃疡治疗过程中兰拉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慢性胃溃疡患者取样93例,随机信封法分组,收治时间2020.01-2020.10,行奥美拉唑(常规组)和兰拉唑(实验组)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并发症率、胃溃疡面积。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溃疡面积(4.18±0.54)mm比常规组(5.25±1.33)mm小,总有效率95.74%,比常规组82.61%高,并发症率4.26%比常规组19.57%低,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治疗过程中兰拉唑具有减少并发症,缩小溃疡面积的作用,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

  • 标签: 并发症 临床效果 慢性胃溃疡 兰索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埃美拉唑的应用效果。方法:择78例患者,摸求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9例,分别用奥美拉唑、埃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溃疡直径(5.15±0.12)mm、(2.01±0.11)mm,观察组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腺体密度好转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埃美拉唑用于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能够快速缩小溃疡直径,改善腺体密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埃索美拉唑 腺体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治疗中,莫沙必利、埃美拉唑的联合效果。方法:以74例患者为对象,摸球法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7例,前者莫沙必利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埃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WHO QOL-BREF评分两组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对照组:腹泻、失眠、便秘各2例、3例、4例,共9例(24.32%);观察组:腹泻1例(2.70%);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低( =7.400,P=0.007)。结论:RE患者中用莫沙必利、埃美拉唑联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应 莫沙必利 埃索美拉唑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