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于慢性肝病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传统健康教育为主,甲组以微信健康教育方式为主,比较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不同干预后,甲组焦虑状况评分、情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系统症状评分、疲劳程度评分、腹部症状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甲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护感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慢性肝病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肝病 护理 微信健康教育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运用品管圈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 收治的 70 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35 )和观察组( n=3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品管圈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 运用品管圈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髋部骨折 呼吸运动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方法与效果 。方法:由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工作者担任高校医学专业班级的兼职班主任,评价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医学生教育中的效果及学生满意度 。结果:学生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占 83.3% 。;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实施前、后学生综合成绩评分显著提高( P < 0.05 )。 结论: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新思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成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 标签: 临床教师 兼职班主任 高校 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胶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