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种值体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王争综述傅民魁审校近些年来,正畸学的发展越来越受益于口腔科学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尤其对成人患者的正畸治疗,因正颌学和牙周病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复杂病例的治疗更为可行。口腔种植学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成功...

  • 标签: 种植体 种值体 正畸矫治器 正畸支抗 治疗中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IAC)和经静脉全身化学药物治疗(IVC)单眼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分别于保定市儿童医院眼科和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T2期RB患儿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2例(22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均为单眼。根据接受的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IAC方案组和IVC方案组,分别为26、14只眼。肿瘤侵犯视神经、脉络膜、巩膜、前房和虹膜时,行眼球摘除手术。观察分析保眼率、肿瘤眼外转移率、实体肿瘤控制率、与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眼球摘除后病理高危因素。组间保眼率、实体肿瘤控制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IAC方案组、IVC方案组患儿保眼率分别为88.5% (23/26)、50.0% (7/14);实体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4.6% (22/26)、42.9% (6/14 )。两组患儿保眼率、实体肿瘤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8、7.56,P<0.05)。与IVC方案组比较,IAC方案组患儿全身并发症更少,眼部和眼周并发症较轻。IAC方案组26例、IVC方案组14例中,最终行眼球摘除分别为3、7例。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存在病理高危因素者分别为2、3例。随访期间,IAC方案组2例均发生肿瘤眼外转移;IVC方案组3例均未出现肿瘤眼外转移。结论与IVC比较,IAC对单眼cT2期RB具有肿瘤控制率高、保眼率高、并发症少且轻的优势,但仍存在肿瘤复发。

  • 标签: 化学疗法,肿瘤,局部灌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视网膜母细胞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中,I级者占71.43%(50/70)、II级者占17.14%(12/70)、III级者占11.43%(8/70)。病理学结果中,内皮细胞类型者占42.86%(30/70),纤维类型者占28.57%(20/70),砂粒类型者占7.14%(5/70),血管类型者占10%(7/70),恶性类型者占11.43%(8/70)。跟踪随访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中,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值得在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大脑镰及矢状窦脑膜瘤 显微手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