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解剖实验教学占据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学教育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目前我国医学事业逐渐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在课堂上仅仅讲述大量知识点并不能促进学生向着全面化方向发展,进而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必须强化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奠定可靠保障。本文分析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以供参考。

  • 标签: 解剖学 实验教学 改革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翻转课堂在外科手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毕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平均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在外科手术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值得应用。

  • 标签: 翻转课堂 外科手术学 基础教学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药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进一步加用中医药加味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施治前中医症候积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中医症候积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6.84%,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2.63%,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提升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人 中医药 加味血府逐瘀汤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医学事业发展正处于理想阶段,若要提升临床在岗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便要学会站在临床带教工作上提升教学质量获得效果评价,经验证后从而改进临床教学效果,这也是保证未来我国医疗人才足够的主要手段。此种评价方法相较于传统所用的终结评价相比较,目前医学界使用较为提倡使用的便是形成性评价,但是能切实应用在实践教学上的应用较低,可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临床实践教学在落实时受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从而改变了效果评价。对此,本文章便围绕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对于形成性评价工具和形成性评价实施效果等提出关键策略,能利于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顺利推广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临床实践教学 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31例应用传统内固定治疗,干预组31例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恢复,提高外形美观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不易发生固定移位情况,固定可行较高。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 固定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手术进行胃溃疡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为36,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法,实验组行手术治疗法。治疗过后,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应用手术进行胃溃疡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卧床肺部感染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呼吸训练,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①肺功能:两组干预后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干预后的第1秒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呼吸频率: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脑卒中后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呼吸训练既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又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训练 脑卒中 卧床患者 肺部感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中强化感染管理的效果。方法:在传染病护理中强化感染管理,制定和实施感染管理措施,分析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强化感染管理 感染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要详细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一共选取92例儿童肺炎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2月份~12月份,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由于年龄和性别而导致的数据偏差,所以我们选取的92例儿童患者当中,男女比例将会尽可能的保持1:1,并且我们将年龄最终限定为平均年龄(6.12±0.21)岁。随后我们将会把92例儿童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一个组别为实验组,另一个为对照组。结果: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红霉素序贯疗法,并且儿童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速度也远远快于对照组使用的红霉素序贯疗法。结论:对儿童肺炎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将会采用新方法进行治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有效的提升了最终的治疗质量。

  • 标签: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治疗老年人颈部及肩膀腰痛康复中的有效。该方法将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治疗的130例腰椎疼痛随机分为两组65例。这两个小组都接受了康复治疗,观察组得到了常规治疗,观察组得到了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和疾病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16±0.57vs4.25±0.76),BI高于对照组(76.32±11.54vs60.13±10.17),观察组治疗当日、治疗后3天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29±5.99vs52.72±6.81)、(38.70±4.26vs45.26±5.1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p < 0.05)。结论:将康复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部分用于老年人颈部和肩膀的腰椎疼痛患者,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应用具有很大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中老年 颈肩腰腿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及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耗氧量指数及心率指数;比较2组患者失眠率及每周安眠药服用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耗氧量指数及心率指数分别为97.67%、(7.010.85)分、(76.535.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40%、(8.011.13)分、(78.253.54)分,对比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失眠率及每周安眠药物服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治疗,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心肌耗氧量、心率及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 心肌耗氧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双盲法对患儿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作为参照组,接受风险护理管理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输液风险事件,从而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必要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输液 风险护理管理 小儿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前置胎盘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确诊的 60例疑似前置胎盘患者,经磁共振(实验 1组)、常规 B超(实验 2组)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实验 1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实验 2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实验 2组,检查所用时间短于实验 2组, 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用时短,患者接受度高、满意度高。

  • 标签: 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技术 B超检查 准确率 误诊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为50例,选自2020年8月-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均有25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应用舒适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无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优,对比P<0.05,有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P>0.05,无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更优,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流程 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6例进行观察与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53例患者,实施的是常规的平车转运及护理方法,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53例患者,采取的是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两组转运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外出检查转运时间、专科病房转运时间及介入室转运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外出检查转运时间、专科病房转运时间及介入室转运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中实施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缩短转运时间,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不良事件 转运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诊治的14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象开展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法将其均等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在分组期间,科室内医护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对两组患者的 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情况存在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科室内医护人员给予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促进的作用。该护理方法应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