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离子交换膜的孔径参数对于电渗析应用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为离子是通过膜孔渗透的,在利用电渗析分离不同含盐组分时,只有当分离组分的尺寸小于离子交换膜的孔径时,该组分才能在电场作用下迁移通过膜。离子交换膜的电化学性能和实际应用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膜孔径的大小。因此评估膜孔径大小对于包括单价选择性膜、质子选择性膜、特种离子选择性膜等新膜产品的开发以及离子膜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膜孔径 面电阻 电解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癌细胞HepG2的钙离子平衡和生长的影响。方法用50、100、200、400、800 mg/L的三七总皂苷药物溶液处理肝癌细胞HepG2(北纳生物公司),加上正常对照组,共6个分组。培养各组细胞,设置24、48、72 h 3个时间点,噻唑蓝(MTT)检测肝癌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Fura-2 AM钙离子荧光探针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结果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药物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相对生长抑制率[50 mg/L组:(11.01±2.54)%、(14.46±2.61)%、(19.03±4.20)%;100 mg/L组:(16.97±4.75)%、(21.61±2.85)%、(27.71±4.54)%;200 mg/L组:(22.96±4.08)%、(28.31±2.36)%、(35.61±5.04)%;400 mg/L组:(30.89±4.01)%、(41.61±6.18)%、(51.77±8.32)%;800 mg/L组:(37.96±3.90)%、(49.82.46±5.81)%、(62.23±5.70)%](F=44.986、67.821、56.2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4、48 h处理组中,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也随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784、77.350,P<0.05),并以三七总皂苷浓度在200 mg/L及以上时凋亡率更为明显;在24、48、72 h处理组中可见,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升高逐渐明显,即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加,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87、75.007、199.334,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HepG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起到肿瘤抑制作用。

  • 标签: 癌,肝细胞 三七总皂苷 HepG2 钙离子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 年 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导管置入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 IPSS、 RUV, 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 Qmax 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22%( 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确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前列腺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 电切术 良性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 年 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导管置入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 IPSS、 RUV, 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 Qmax 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22%( 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确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前列腺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 电切术 良性 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