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校突发事件研究是当前高校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专门针对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开展对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本文从国际社会大环境、我国的自然社会环境、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背景,从理论意义、社会意义、现实意义探讨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意义

  • 标签: 高校 突发事件 背景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DM2)锌指转录因子Snail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2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其中94例甲状腺癌组织、31例甲状腺瘤组织,同时选择2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MDM2Snail表达水平,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MDM2Snail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组织中MDM2表达率分别为35.48%(11/31)、8.33%(2/24)82.98%(78/94),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45、48.793、5.525,P<0.05);MDM2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7.592、8.516、5.829、5.0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组织中Snail表达率分别为38.71%(12/31)、12.50%(3/24)67.02%(63/94),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6、23.057、4.685,P<0.05);Snail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包膜浸润明显相关(χ2=5.966、5.457、4.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M2Snail在甲状腺癌组织过表达,MDM2Snail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鼠双微体基因2 甲状腺癌 Snail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头颈鳞癌(SCCHN)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5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92例SCCHN患者组织标本,包括25例口腔癌、33例喉癌、l4例下咽癌、6例面颊癌、7例颌面癌、5例舌癌、2例唇癌,另选择25例口腔咽喉良性病变患者手术时留取的正常口腔、咽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TAZPKM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TAZ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75%(67/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阳性表达率[54.55%(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5,P<0.01),TAZ表达水平与SCCHN组织学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525、5.872、6.107,P<0.05)。PKM2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48%(63/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阳性表达率[16.0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22,P<0.01),PKM2表达水平与SCCHN的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736、5.312,P<0.05)。结论TAZPKM2在SCCH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织,TAZPKM2在SCCHN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恶性进展明显相关。

  • 标签: 头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及腺瘤组织中钙结合蛋白S100A6(S100A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以及两者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102例,包括甲状腺瘤22例、甲状腺癌组织80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S100A6HMGB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S100A6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5%(3/16)、54.55%(12/22)83.75%(67/8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8.427、28.526、4.968,P<0.05),S100A6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组织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分别为t=4.670、8.158、5.884、5.088,P<0.05);HMGB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6)、37.50%(9/22)61.45%(51/8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664、21.429、4.647,P<0.05),HMGB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AJ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分别为t=5.093、7.172、5.770,P<0.05)。结论S100A6HMG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是甲状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 标签: 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钙结合蛋白S100A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现存的医疗保障模式的现状,并从农民工投保意愿角度着手,探讨了建设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研究。

  • 标签: 城乡统筹 农民工 医疗保障制度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筑企业需要开展全寿命周期的动态管理。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 标签: 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信息技术 信息化
  • 简介:如今“网上年轻一代”颠覆着传统社会的一些金科玉律,在男女交往中“放宽尺度”“行为不羁”,有的甚至把早恋性生活当儿戏。聚焦青春期生命教育与性教育,了解他们的性取向性观念,完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生命教育 性生活 早恋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 简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广泛提及,但与此同时,企业用人荒、用工难的问题也被集中暴露,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让人不得不深思与警醒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是否符合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本文将以此为研究主题来展开阐述,开篇先点出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接着分析了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思路方向,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具体阐述了可以怎样做。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本文希望给读者带来有价值的启发思考。

  • 标签: 大学生 职业素养 就业能力
  • 简介:摘要: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带来用水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用水浪费带来水资源的巨大损耗。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必须采用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外部资源等措施。

  • 标签: 农业用水 农村 水资源 用水效率
  • 简介:一、三个基本理论第一、人体的生长发育是自然现象,但人体生长发育发展的好坏是受环境教育的多方面的影响。体育是其中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人体有适应和变化的自然规律,只要不违反生理卫生的原则,任何身体活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促进身体发育发展的作用。而体育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科学地专门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的一种活动。

  • 标签: 小学体育教材 身体发育 人体生长发育 运动教育 运动处方 徐英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教育是我国理工类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将化学学习融入进日常生活中,并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方法能力。化学是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抓住其学习的主要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是最为关键的。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对化学学习中的方法能力如何培养进行阐述,以期通过相应的理论概述能够指导化学学科学生的有效学习。

  • 标签: 化学 方法 能力培养
  • 简介: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儿童的任何活动都按照教师的计划、步骤节奏进行,他们自发并富有自立的活动遭到限制,这种被动性的参与不需要想象力创造力,不需要自主性主动性,也很少需要与他人互动,这就使儿童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使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在幼儿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呢?

  • 标签: 幼儿园 教学环境 独立自由 教学活动 社会性发展 儿童
  • 简介:加强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政府要积极制定、落实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注重发挥工商联的作用;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十的政治思想领导;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党组织的建设。

  • 标签: 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 统战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5例[男98例,女57例,年龄为(63.12±13.99)岁]、结直肠息肉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为(56.86±12.74)岁]健康体检者150名[男93名,女57名,年龄为(57.02±10.91)岁]。采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Clauss法检测FIB、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9-9,比较3组的NLR、FIB、CEACA19-9水平。用ROC曲线分析NLR、FIB、CEA、CA19-9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分析结直肠癌患者NLR、FIB、CEACA19-9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112例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按NLR、FIB、CEACA19-9的中位水平分别分为高值组低值组,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4项指标的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NLR、FIB、CEACA19-9的水平分别为2.11(1.52, 2.86)、3.21(2.58, 3.86)g/L、3.93(2.27, 8.78)μg/L、15.11(9.10, 25.73)U/ml;结直肠息肉组NLR、FIB、CEACA19-9的水平分别为1.74(1.39, 2.17)、2.54(2.26, 3.03)g/L、1.99(1.18, 2.70)μg/L、9.83(6.13, 15.68)U/ml;健康对照组NLR、FIB、CEACA19-9的水平分别为1.68(1.33, 2.28)、2.56(2.30, 2.82)g/L、1.85(1.28, 2.59)μg/L、10.03(6.86, 13.26)U/ml。结直肠癌组NLR、FIB、CEACA19-9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结直肠息肉组(Z值分别是3.568、5.913、6.880、4.022,P值均<0.05)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是3.916、7.381、9.131、5.251,P值均<0.05),而结直肠息肉组NLR、FIB、CEACA19-9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是0.217、0.179、0.320、0.061,P值均>0.05)。单项检测时CEA诊断效能最好,而后依次为FIB、CA19-9NLR;NLR+FIB+CEA或NLR+FIB+CEA+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为72.3%。NLRFIB水平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Z值分别是3.587、7.089,P值均<0.05);FIBCEA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Z值分别是3.250、3.245,P值均<0.05);NLR、FIB、CEACA19-9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Z值分别是2.010、3.276、3.312、2.921,P值均<0.05)。NLR、FIB、CEACA19-9高值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低值组(χ²值分别是5.744、6.048、4.389、6.942,P值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NLR>2.15CA19-9>15.47 U/mL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LR、FIB、CEA及CA19-9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对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效果安全性。方法检索2006年至2020年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的文献,共纳入了13 455名研究对象,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otaTeq对轮状病毒胃肠炎、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率分别为VERVGE=70%(95%CI:0.65~0.73)、VESRVGE=94%(95%CI:0.75~0.99),疫苗组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8%。结论在低死亡率地区口服RotaTeq预防任意严重程度轮状病毒胃肠炎安全有效,对重症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效果更好。

  • 标签: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RotaTeq 保护效果 安全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流感, 人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