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腺病毒肺炎伴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腺病毒肺炎合并肝功能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儿童社区获得性腺病毒肺炎3 294例临床资料,分析肝功能正常组以及肝功能异常组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因素。结果1 704例纳入患儿在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和/或谷草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损伤率(51.7%,1 704/3 294)。轻度损伤1 671例(98.1%,1 671/1 704)、中度损伤28例(1.64%,28/1 704)、重度损伤5例(0.29%,5/1 704)。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进行单因素比较,肝功能异常组男性患儿比例高于肝功能正常组(68.1%,64.2%,P=0.017),且年龄较小[16(9,30)月,38(19,53)月,P<0.001]。肝功能异常组患儿更容易出现喘息(32.9%,18.7%,P<0.001)、气促(13.7%,9.1%,P<0.001)和腹泻(11.0%,4.7%,P<0.001)。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组,淋巴细胞则高于正常组,肌酸激酶、心型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肝功能异常组患儿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26.9%,11.2%,P<0.001)高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病死率明显较高(1.47%,0.25%,P<0.001)。对轻症及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肝功能损伤机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重症肺炎组儿童发生肝损伤更为多见(73.0%,46.6%,P<0.001),且中度及重度肝损伤均高于轻症组。进一步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并未发现与肝损伤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因素。结论儿童腺病毒肺炎伴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高,以轻度损伤多见。发生肝功能损伤患儿年龄较小,喘息及气促等临床症状相对更重,重症肺炎比例及病死率更高。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肝损伤比例更高,中重度损伤更为常见。对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患儿应加强监测。

  • 标签: 儿童 腺病毒肺炎 肝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认知正常老年人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分为短睡眠时间组(n=46,睡眠时间<7 h)和长睡眠时间组(n=72,睡眠时间≥7 h)。采集T1 MRI数据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分割区。分别分析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左侧丘脑(r=0.445,P=0.030)、尾状核(r=0.371,P=0.048)以及右侧海马(r=0.334,P=0.076)、杏仁核(r=0.445,P=0.030)、丘脑(r=0.371,P=0.048)、尾状核(r=0.414,P=0.036)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睡眠<7 h认知正常老年人中,睡眠时间和多数关键认知功能区体积呈正相关。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与区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时间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脑区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钠肽对老年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衰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钠肽水平情况以及心功能分级与钠肽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四级钠肽水平要高于心功能三级(P

  • 标签: 脑钠肽 老年心衰患者 诊断价值 心功能分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肩袖损伤(RCI)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老年RCI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MRI诊断,分析诊断效能。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高于MRI诊断,P<0.05。结论: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对老年RCI诊断的效能较高,亦可鉴别诊断,可运用。

  • 标签: 老年肩袖损伤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卒中危险因素的加剧,脑卒中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成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远期卒中风险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就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及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早期婴儿型癫痫性病9型家系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N048:癫痫全面版基因检测panel-V2、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进行外周血检测,抽取羊水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cl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检测。结果基因检测显示女婴Xq21.31q22.1区域杂合缺失,其中PCDH19基因外显子缺失,变异来源于母亲。SNP-array检测示女性胎儿,arr [hg19] Xq21.31q22.1(89 558 626-99 701 006) ×1。此家系母女及胎儿均为早期婴儿型癫痫性病9型。结论PCDH19基因变异为该家系患早期婴儿型癫痫性病9型的可能原因。

  • 标签: 癫痫 原钙黏蛋白19 原钙黏蛋白11X
  • 简介:摘要:高分子材料的功能与操作高分子有关,是指具有光、电、磁、声、热等物理化学功能的可用于工业生产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及其功能材料的发展。功能材料聚合物是一类具有聚合物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材料,因其不同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生活领域。一是对功能材料进行分类简要介绍,二是对其在生物医学、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和前景进行阐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浅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标签: 功能高分子材料 应用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源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症+脾切除组(CLPS组,n=10)。采用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仅开腹分离盲肠后关腹,不给予盲肠结扎穿孔;CLPS组于CLP前切除脾脏;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各组于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脏、骨髓及双侧肾上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上腺组织中MDSCs表面抗原CD11b、Gr-1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上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总mTOR(T-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肾上腺皮质、髓质完整,结构清晰;CLP组肾上腺皮质肿胀、出血,可见细胞水肿;CLPS组上述肾上腺组织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相比,CLP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脾脏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IL-1β的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CLPS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0.143±0.011比0.324±0.023,P<0.01),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和IL-1β的mRNA以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D11b mRNA(2-ΔΔCt):2.90±0.56比5.74±0.13,Gr-1 mRNA(2-ΔΔCt):2.71±0.14比4.59±0.46,IL-6 mRNA(2-ΔΔCt):2.44±0.64比5.17±1.04,IL-1β mRNA(2-ΔΔCt):3.58±0.52比4.44±0.26,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05±0.01比0.13±0.02,均P<0.01〕,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mTOR/GAPDH:0.61±0.11比0.27±0.04,P<0.01)。结论脾脏是SAI中MDSCs细胞的主要来源;脾切除可减少MDSCs细胞动员,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AI。

  • 标签: 脓毒症 肾上腺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炎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iR-21在脓毒症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表达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组(S组)、miR-21抑制剂组(MI组)和miR-21抑制剂+TRPM2阻断剂Gd3+组(MIG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于CLP前12 h,MI组和MIG组分别尾静脉注射miR-21抑制剂和miR-21抑制剂+TRPM2阻断剂组Gd3+。于CLP后24 h时取颈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计算氧合指数;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行肺损伤评分,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1和TRPM2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MDA和SOD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3组氧合指数和肺组织SOD活性降低,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S组肺组织miR-21 mRNA表达上调,TRPM2 mRNA表达下调(P<0.05);与S组比较,MI组氧合指数、肺组织SOD活性和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降低,MI组和MIG组肺组织miR-21 mRNA表达下调,TRPM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MI组比较,MIG组氧合指数和肺组织SOD活性降低,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和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肺组织TRPM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miR-21表达上调,TRPM2表达下调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过程。

  • 标签: 微RNAs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球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提高疾病防控和卫生监测能力,提高当地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当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现实迫切需求,建成后也会具有显著的社会及国民经济效益。

  • 标签: []理化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 设计要点 平面布局 细部管理 满足功能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10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盐酸戊乙奎醚+生理盐水组(PHC+NS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内毒素性肺损伤组(PHC+ALI组)。采用气道内滴注LPS 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PHC+ALI组气道内滴注LPS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NS组气道内滴注相应容量生理盐水,PHC+NS组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气道内滴注LPS后6 h麻醉下处死大鼠,进行肺灌洗,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的浓度;取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LR4 mRNA表达。结果与NS组和PHC+NS组相比,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ALI组相比,PHC+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活性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胆碱能拮抗剂 内毒素类 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中,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PCI术后给予标准剂量生理盐水水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给予rhBNP治疗。结果:入院即刻,2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血肌酐、NT-proBNP、LVEF等指标水平比较,P>0.05;入院24h、入院48h观察组的CK-MB、cTnI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入院48h的血肌酐、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月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2.66%、7.45%,低于对照组的8.51%、15.96%,P<0.05。结论:rhBNP应用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血肌酐、NT-proBNP水平,改善心肌酶指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血肌酐 心肌酶谱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关节镜下"三角布钉"结合改良Mason-Aallen技术在临床中治疗巨大"L"或"U"型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86例巨大"L"或"U"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40 ~ 65岁,平均(52.5±2.5)岁。根据DeOrio和Cofield分型巨大肩袖损伤,且为"L"或"U"型。应用关节镜下"三角布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技术治疗,记录肩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手术前后采用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 ~ 23个月,平均(6.2±2.5)个月;86例患者均获24 ~ 72个月随访,平均(29.3±4.5)个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时超声检查,75例肩袖完整,8例部分损伤,3例出现全层撕裂后再次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70.7±3.5)°,外展(155.8±3.8)°,外旋(39.4±3.4)°,内旋(40.5±3.3)°;Constant评分由术前(31.2±1.2)分提高至术后(82.5±3.2)分(P<0.05);VAS由术前(7.8±3.2)分减少至术后(1.3±0.5)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角布钉"结合改良Mason-Allen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有效,便于操作,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对于治疗巨大"L"或"U"型肩袖损伤是一种新的选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巨大肩袖损伤 "L"或"U"型 关节镜 三角布钉 改良Mason-Alle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年龄≥18岁且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治疗组和CBP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参照2016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相关推荐给予初始液体复苏、控制感染源及应用抗菌药物等标准治疗;CBP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剂量为25~30 mL·kg-1·h-1,血流速为150~200 mL/min,每天20 h以上,连续治疗3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 d、3 d记录患者的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计数(LYM)、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临床资料;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IL-4、IL-7)、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γ-干扰素(IFN-γ)〕及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硫酸乙酰肝素(HS)、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并随访患者28 d转归。结果最终入选标准治疗组患者20例,入选CBP治疗组患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标准治疗组ICU住院时间为(10±5)d;28 d死亡5例,存活15例。CBP治疗组ICU住院时间为(9±4)d;28 d死亡8例,存活11例。两组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患者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d Lac、PCT、LYM、APACHEⅡ、SOFA评分及免疫功能和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时,CBP治疗组患者Lac、PCT及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IFN-γ和IL-4等促炎与抗炎因子、PD-1和IL-7等免疫细胞凋亡相关指标及sTM、SDC-1、HS等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较标准治疗组更明显,其中LYM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109/L:1.3±0.3比0.9±0.4,P<0.05),IL-4、IFN-γ、IFN-γ/IL-4比值、IL-7、PD-1、sTM、SDC-1、HS、Ang-2水平则均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IL-4(ng/L):2.8(1.5,3.2)比3.3(2.7,5.2),IFN-γ(ng/L):6.3(5.4,106.5)比217.9(71.4,517.1),IFN-γ/IL-4比值:3.7(1.8,70.3)比59.1(18.3,124.9),IL-7(ng/L):4.6(3.2,5.1)比6.3(5.2,8.0),PD-1(μg/L):0.04(0.03,0.06)比0.08(0.05,0.12),sTM(μg/L):4.9(4.3,7.4)比8.7(6.0,10.8),SDC-1(μg/L):0.6(0.3,1.1)比0.9(0.8,2.5),HS(ng/L):434.8(256.2,805.0)比887.9(620.1,957.3),Ang-2(ng/L):934.0(673.3,1 502.1)比2 233.9(1 472.5,3 80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P治疗可以纠正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降低多种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水平,减少多糖包被的降解,但不能明显降低患者28 d死亡风险和缩短ICU住院时间。

  • 标签: 脓毒症 细胞因子 内皮细胞 多糖包被 免疫调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护理的效果,分析对眼压、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0年10月-2022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纳入其中56例进行研究。以信封法为分组方法将患者一比一分组处理,分为均等的一般组和中医组,均28例。一般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实施中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功能、眼压以分析该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视觉功能,结果可见中医组视觉功能高于一般组(P

  • 标签: 中医辩证护理 青光眼 视觉功能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方法选取52例FAD侧化构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结果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构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构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性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构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构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性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侧化构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脑肿瘤术后患者的作用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儿童脑肿瘤手术患者70例,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表现。结果:在两组均接受六周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表现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脑肿瘤术后应用康复护理以及营养干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同时也有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

  • 标签: 康复护理 营养干预 儿童脑肿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心体蛋白Cep6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细胞系TPC-1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PTC病例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Cep6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本实验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低表达组[Cep63(-)]和过表达组[Cep63(+)],将Cep63慢病毒转染野生型TPC-1细胞系,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qRT-PCR验证Cep63的干扰效果。通过平板克隆实验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B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差异。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差异的比较,病理因素关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相比NC组,Cep63(-)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3.18±0.07比2.14±0.09,t=8.54,P<0.01),Cep63(+)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3.18±0.07比3.58±0.10,t=3.21,P<0.05);NC组、Cep63(-)组和Cep63(+)组凋亡率分别为3.03%±0.24%、8.66%±0.44%和1.17%±0.44%,流式结果表明Cep63的低表达使TPC-1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提高(F=157.7,P<0.001);NC组、Cep63(-)组和Cep63(+)组Bcl-2表达量分别为1.07±0.03、0.49±0.01和1.99±0.09,BAX表达量分别为0.64±0.02、1.06±0.01和0.21±0.03,WB结果表明,Cep63的低表达使TPC-1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F=183.2,P<0.001),同时BAX表达明显上调(F=283.7,P<0.001)。结论Cep63可能通过Bcl-2/BAX通路调控了PTC细胞系TPC-1的凋亡过程,Cep63可能是PTC的一个潜在癌基因。

  • 标签: 中心体 Cep63 甲状腺肿瘤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的高血压与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END定义为入院72 h内任意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增加≥4分或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降低≥2分。比较END组与非END组的基线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评估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64例(26.9%)发生END。END组患者伴HHcy的高血压比例、血糖、同种半胱氨酸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出血破入脑室比例、血肿增大比例、基线血肿体积、基线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END组,而基线GCS评分显著低于非END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基线血肿体积[优势比(odds ratio, OR)1.08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9~1.146;P=0.003]、基线GCS评分(OR 0.420,95% CI 0.245~0.719;P=0.002)及伴HHcy的高血压(OR 2.441,95% CI 1.185~5.029;P=0.016)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结论伴HHcy的高血压是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疾病恶化 时间因素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