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间变性胶质细胞胶质母细胞的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41例经病理证实的间变性胶质细胞胶质母细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n=140)和验证组(n=101)。使用MRIcron软件在训练组患者术前T1增强影像上勾勒肿瘤边界,运用Matlab软件提取肿瘤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建立胶质鉴别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对间变性胶质细胞胶质母细胞的预测效果。结果241例胶质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间变性胶质细胞101例、胶质母细胞140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胶质母细胞、间变性胶质细胞患者的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母细胞和间变性胶质细胞患者的性别分布,肿瘤位置,肿瘤坏死、水肿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tlab软件共提取431个影像组学特征,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1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VM分类器建立的模型预测训练组患者胶质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预测验证组患者胶质类型的AUC为0.875。结论结合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鉴别间变性胶质细胞胶质母细胞

  • 标签: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MRI增强成像 间变性胶质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破裂前交通动脉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连续收治的9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认知功能及预后的随访评价。单因素分析:Hunt-Hess分级、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文化程度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73,95%CI:0.008~0.638,P=0.018)。结论高文化程度是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是保护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开颅手术 介入治疗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对脓毒症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脓毒症组,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68(57.3,80.3)岁。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111例局部感染患者纳入局部感染组,其中男62例,女49例,年龄68(51,77)岁。脓毒症患者按照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43例)、死亡组(29例)两个亚组。采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的CD3+、CD4+、CD8+、CD4+/CD8+比值,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检测CRP、仪器法检测血常规、血乳酸(Lac)和氧分压(PO2)。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脓毒症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各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各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局部感染组相比,脓毒症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及PLT水平显著降低(Z=-8.184,P<0.001;Z=-7.210,P<0.001;Z=-5.936,P<0.001;Z=-2.700,P=0.007;Z=-6.381,P<0.001),PCT、CRP、NLR、La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62,P<0.001;Z=-3.094,P=0.002;Z=-9.004,P<0.001;Z=-4.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PCT、NLR、CD3+、CD8+、CD4+/CD8+为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诊断脓毒症患者的AUC分别为0.862、0.894、0.858、0.760、0.618,临界值(cut-off值)分别为3.075 ng/ml、10.715、44.935×109个/L、27.463×109个/L、0.750时约登指数最大,其中NLR敏感度为80.6%,CD3+特异度为94.6%;PCT、NLR两项指标联合检测AUC为0.947,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1.9%;PCT、NLR、CD3+、CD4+/CD8+四项指标联合检测AUC为0.958,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91.0%(P<0.001);死亡组脓毒症患者PCT、Lac显著高于生存组(Z=-2.302,P=0.021;Z=-3.095,P=0.002);外周血CD4+/CD8+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Z=-3.69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CD4+/CD8+比值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示其AUC为0.758,cut-off值为1.27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3%、60.5%;相较于CD4+/CD8+≥1.27,CD4+/CD8+<1.27的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显著增加(P=0.032)。结论PCT、NLR、CD3+、CD4+/CD8+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脓毒症的辅助诊断效能,外周血CD4+/CD8+比值对脓毒症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诊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