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模型,探寻实验中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组织纤维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体重为180~200 g的SD雄性大鼠37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照射组(32只)。照射组采用X射线行右肺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3 Gy(10只)、15 Gy(10只)和17 Gy(12只),分别于照后4个月和6个月,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1(FN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价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6个月后均出现肺纤维化,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和照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FN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个月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从(514.19 ±282.20)μg/mg增加至(886.13±145.01)、(1188.70±273.84)、(1700.70±590.95)μg/m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3.609、4.004,均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白细胞介素6、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2.780,均P<0.05),IFN-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4.303,均P<0.05)。结论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模型构建成功。大鼠肺组织纤维蛋白含量未能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在重度纤维化时可作为评价指标。

  • 标签: 放射性肺纤维化 模型建立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利度胺治疗老年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2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治疗半年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FV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48%(P<0.05)。结论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当中,使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沙利度胺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应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90例,随机抽取4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另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其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中,应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