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有效性教学。通过综合运用核心素养理论和生物学教学实践,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中,积极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灵活运用相关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 有效性教学 综合能力 学习兴趣
  • 简介:摘要:房建工程项目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尤为重要,不断提高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力度,不仅可以使得建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就房建工程项目而言,应当高度重视质量需求与施工管理工作。本文将对房建工程项目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解析,并且在施工管理与质量把控层面提出相应方案,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健康稳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房建工程 项目质量 施工管理 提升途径
  • 作者: 闫熙瑶 林建龙 田瑞华 翁秀清 王丽 邹宗楷 李新华 林贤东 陈刚 胡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1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3,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厦门 3610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病理科,宁德 355099,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病理科,漳州 363008,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南平 35302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生物研究室,福州 35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省16所省、市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共3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肌瘤组织中FH、2-琥珀酸-半胱氨酸(2SC)、结蛋白(desmin)、p16、p53、CD10、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38例患者均随访术后复发情况,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6~76个月);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临床特点:38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年龄为(42.5±7.4)岁,多数(21例,55%)为体检发现肌瘤,肌瘤最大径为6.0 cm(5.0~7.5 cm);手术方式:行肌瘤剔除术23例(61%),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15例(39%);手术途径:腹腔镜手术27例(71%),开腹手术11例(29%);随访期内患者均未发现患有肾细胞癌。(2)病理特征:常规病理检查镜下观,非典型性核细胞呈局灶或弥漫分布,可见嗜酸性核仁及核内包涵体,胞质内见玻璃样小球,核分裂数0~4个/10个高倍镜视野(HPF),间质内见鹿角状血管及肺水肿样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查显示,38例患者中,FH蛋白阴性表达37例(97%),阳性表达1例(3%);2SC、desmin、p16、p53、CD10、Ki-67阳性表达38例(100%),其中Ki-67指数<10%者35例(92%)、≥10%者3例(8%)。(3)术后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随访期内复发4例,复发率为11%,无死亡患者。年龄、家族肿瘤史、非典型性核分布范围、核分裂数与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均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是罕见肿瘤,其诊断需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并结合临床病史。当患者年龄<43岁、有家族肿瘤史、非典型性核弥漫分布、核分裂数≥3个/10 HPF时,需警惕其复发风险。

  • 标签: 子宫肿瘤 平滑肌组织瘤 延胡索酸水合酶 半胱氨酸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结算审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开展建设工程结算审计过程当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建设工程审计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从而更好地提高建设工程审计的质量。

  • 标签: 建设工程 结算审计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至分娩当日停药后不同喂养方式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纳入57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HBV DNA>2×105 IU/ml孕妇,孕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或丙酚替诺福韦,分娩当日停药,新生儿按常规接受被动-主动免疫预防。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共3组,产后6~8周随访,检测产妇肝功能和HBV DNA;婴儿出生后完成免疫接种于7~12月龄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4例产妇中,257例母乳喂养、241例人工喂养和76例混合喂养,3组不同喂养方式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前平均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90±0.67)、(7.82±0.70)及(7.83±0.70)log10 IU/ml,F=0.912,P>0.05];分娩前混合喂养组略低于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3.87±1.08)与(4.21±1.17)、(4.30 ±1.28)log10 IU/ml,q值分别为3.052和3.831,P值均<0.05],而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人工喂养组HBV DNA水平略低于母乳喂养组[(7.42±0.93)与(7.69 ±0.90)log10 IU/ml,q=4.583,P<0.05]。580例(6例双胎)婴儿中,243例人工喂养婴儿中仅1例(0.4%)发生母婴传播,259例母乳喂养和78例混合喂养婴儿均未发生母婴传播(P=0.553)。结论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当日停药,尽管产后病毒载量又恢复至治疗前的高水平状态,但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风险,建议母乳喂养。

  • 标签: 孕妇 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 抗病毒药物 喂养方式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病毒携带孕妇与健康孕妇心理焦虑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为完善HBV病毒携带孕妇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传染病专科医院2019年3—4月门诊就诊且建立孕妇健康档案、已有明确检验结果表明其为HBV携带孕妇314例,以及同期在另外2所三甲医院就诊的健康孕妇4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SAS、社会支持量表对孕妇进行调查。结果HBV携带孕妇与健康孕妇在文化程度、户籍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孕期、妊娠情况、客观支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控制相关因素发现,HBV携带与否对孕妇心理焦虑无影响(P>0.05);但支持利用度得分、年龄、怀孕天数和文化程度影响孕妇心理焦虑情况(P<0.05);两组孕妇S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5,P>0.05)。结论HBV携带情况对孕妇心理焦虑不会产生影响,而社会支持利用、文化程度、怀孕天数和年龄等因素对孕妇的心理焦虑有影响。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孕妇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缓解其心理焦虑情绪。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焦虑 社会支持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产妇在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对其母婴阻断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分娩的100例HBV携带产妇的病例资料,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随访至7月龄,比较两组的主要观察指标(HBV母婴阻断率)及次要研究指标(手术助产情况、会阴侧切率、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产时HBsAg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均无HBsAg阳性检出;观察组的会阴侧切和手术助产数量、产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的产妇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率,但是时间>2 h后,更容易增加手术助产和会阴侧切的概率,增加产时出血量。因此对乙肝产妇实行新产程管理时要综合考量,以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产妇 新产程 第二产程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家庭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家庭道德文化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家庭的伦理道德不仅是对家庭成员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而且是社会文化在家庭中的反映。构建一个老少和谐、代际融合、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的现代和谐社会,需要家庭道德文化的支撑;家庭道德文化又为提高人们文化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稳定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尊老不足、爱子有余”的价值选择造成代际关系重心的下移,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冲击,许多老年人面临着晚年生活的困境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性。重构家庭养老,并建立与家庭养老相配套的社会养老是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一个老少和谐、代际融合、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现代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 标签: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代际关系
  • 简介:摘要人的一生从小长大,从儿童到成人,从在校学生到走向社会,离不开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具备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目前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人生责任的缺失,它不仅影响了一个人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责任意识是做人的前提,责任教育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责任意识 责任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内容摘要人的素质有一个发生、发展、积累、提高的过程,促进这个过程在高水平上的运行,即谓“素质教育”,它的目标是造就高素质人才。人发展素质和获取知识是密切相关的,素质中包涵知识,素质教育能获取更丰富、实用的知识;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发展素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不可对立起来。但素质教育是高于知识传授的,应统帅知识的传授。因为它讲究全面、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重受教育者自身品质和才能的提高,进而努力去认识世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标签: 人生 素质 发展
  • 简介: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趋增高,使家庭教育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根据家庭教育活动规律,从家庭教育的作用、特点及方法的教育问题逐一阐述,为孩子走向成功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方案。

  • 标签: 家庭教育 人才 走向成功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是保证居民能否住上安全房屋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有助于协助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实施,及时发现施工质量的问题,利于责任的落实,保障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方的设计要求;同时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可以为建设单位节省人力和财力,还能保证建筑质量更符合规范要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监理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必要性,对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 标签: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理 内容 质量控制标准化 必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已是多年关注的焦点。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凡有多数人或不少家长对素质的培养仍认识不够。理性地审视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面临的困惑中是孩子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时代赋予每个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 标签: 学生素质 人才培养 个体发展
  • 简介:内容摘要奉献精神,是一种忘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价值取向变化,我们对奉献精神的价值实质问题进行理性的重新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生的追求与崇尚,是以对社会贡献为标准的,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 标签: 奉献精神 实现 人生价值
  • 简介:摘要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个性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有良好性格的人,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智力决定一切,智商高的人能成才,其实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优良的性格,好的性格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性格 培养 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