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冰冻切片制备过程中,如果冰冻速度缓慢,将导致组织内的水份结晶膨胀,破坏组织结构,出现多孔和丢失的细胞,细胞中出现大量空泡样改变,即通称“瑞士奶酪”现象,这将严重影响、甚至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为了获取细胞、组织形态不被冰冻损伤的组织切片,为术中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探讨“瑞士奶酪”现象的发生机制及消除方法。方法通过本院病理科80例乳腺上皮恶性肿瘤样本切片分四组的实验性分析,确定出可应用的冰冻速度参数范围。结果第1组20例最终温度-20℃条件下,经过2’28”自然冻结(未开启冷冻台),损伤率100%,即20例样本全部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2组样本先放置冷冻台,而后再开启冷冻台,最终温度降至-40℃,经过1’30”冻结,损伤率30%,即20例样本有6例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3组先开启冷冻台,它的温度达-40℃再放标本,经过1’21”冻结,损伤率为5%,即20例样本有1例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4组先开启冷冻台同时开启冷冻加速,它的温度-40℃,放组织标本,经过53”冻结,损伤率0%,“瑞士奶酪”现象完全消失。结论实验分析验证了成因分析的判断,即影响冰冻样本组织形态的最重要因素是冰冻速度,而不是最终温度,快速完成冻结即可规避组织样本的损坏。只要加快冰冻速度,使组织内的水份没有时间产生结晶,就可以减少“瑞士奶酪”现象的产生。

  • 标签: 冰冻切片 瑞士奶酪形态 固态水 生物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