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关于良知坎陷的批评归纳为以下几种:泛道德主义;化约主义;内圣外王不可通;良知坎陷无力;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得出结论认为,前四者基本上都有层次错置的问题,导致其批评无效;当然,这些批评也指出了良知坎陷在现实操作层面的致思不足,为后者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而对于第五种批评,笔者除了根据牟宗三哲学的文本外,同时也基于牟宗三后期的圆教思想,进行了辨析,认为牟宗三的良知坎陷属于别教,通过进一步向圆教而趋,则可以较好地回应该批评。

  • 标签: 牟宗三 良知坎陷论 圆教
  • 简介:<正>劳动者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生活状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其社会地位表明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权益内容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立法质量与执法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人权意识的涌动,各国对劳动者的权益日益重视,世界公约也对劳动者权益及保障做出了细致而周详的规定。社会劳动关系本身就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问题相

  • 标签: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法益 劳动争议行为 劳动力使用者 行为规定
  • 简介: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抗日,但也有防共的一面。中共基于这一认识,对该运动给予策略性的回应:对其抗日的一面予以积极性的引导,坚定国民抗日的决心;对其防共的一面予以灵活性的化解,防止这种可能性的发生。中共这种策略的形成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目的。

  • 标签: 国共合作 国民政府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中共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