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对保障医院正常发展极为重要,是促进医院业务提高的有效途径。但是,通过观察目前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这就难以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提升”。所以,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优化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将概述医院党建与业务“双提升”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医院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详细阐述实现医院党建与业务“双提升”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医院 党建 业务 双提升 实践措施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与技术革新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同璀璨繁星点亮了夜空,而如何精准定位并吸引这些医疗领域的精英人才,则成为医院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当前医院人才招聘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四大优化策略,旨在为医疗机构构建更为科学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提供启示。

  • 标签: 医院 人才招聘 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辅以全方位多角度急诊护理,对急救效率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急诊护理与全方位多角度急诊护理,比对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接诊时间与急诊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与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全方位多角度急诊护理予以干预,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率与死亡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急救效率 预后 全方位多角度急诊护理
  • 作者: 董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 宿迁223800
  • 简介:医院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部门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开展管理工作重要依据。人才是维持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人事档案是对医院内部人才信息记录的主要载体。这便要求医院对当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起重视,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将信息化管理优势在人事档案中发挥,为医院人员管理提供信息依据,合理的医院人力配置,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技术;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的135例患者。根据室间隔破裂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早期存活组(71例)和早期死亡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手术组(69例)和非手术组(66例)的远期预后。结果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死亡率为47.4%(64/1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早期存活组相比,年龄、女性、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左室舒末内径、肝功能异常、肺部感染、Killip≥3级、未手术与早期死亡相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未手术(OR=16.103,95%CI:4.400~58.930,P<0.001)、Killip≥3级(OR=9.014,95%CI:2.506~32.428,P=0.001)、肝功能异常(OR=5.171,95%CI:1.388~19.264,P=0.014)是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1.0~11.8(中位3.2)年发现,手术组2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手术组(76.7%和16.7%,P<0.001;73.1%和16.7%,P<0.001)。结论未手术、Killip≥3级和肝功能异常是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的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桡动脉序贯吻合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09例接受桡动脉或大隐静脉序贯吻合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23例;年龄39~79岁,平均(61.1±8.0)岁。根据移植血管材料分为桡动脉组(47例)和大隐静脉组(62例) ,比较分析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超声心动图结果、移植血管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手术方式(停跳或不停跳、乳内使用、远端吻合口数目和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脑血管事件、术后感染和二次开胸发生率均高于大隐静脉组;大隐静脉组在术后心肌梗死、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和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发生率方面高于桡动脉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术中应用桡动脉作为旁路移植血管且采用序贯吻合法,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桡动脉 序贯吻合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程度,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血运重建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十一病房择期行单纯CABG的154例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目测提示狭窄的病变血管进行QFR分析,获得病变血管功能性狭窄情况,外科医师术前对QFR分析结果不知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及近期临床结局并总结分析。结果1年后冠状动脉CTA显示,功能性显著病变(QFR<0.8)血管的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率为5.5%,非功能性显著病变(QFR≥0.8)血管的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率为15.6%。随访发现,心绞痛分级在发生与未发生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QFR分析的功能性非显著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的风险高于功能性显著病变血管,对于QFR提示阴性病变的冠状动脉,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发生闭塞的风险比静脉旁路移植血管更高。这一发现与临床预后并无明显关联,非显著病变血管的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或闭塞的患者均未发现过多心绞痛发作或冠状动脉重复干预的情况。QFR指导冠状动脉外科手术策略选择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储备分数
  • 简介:摘要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仍是治疗冠心病(尤其是严重冠状动脉多支狭窄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可用于CABG术的旁路移植血管选择多样,其中大隐静脉因获取难度低、长度足够、对获取位置肢体血供影响小的特点,成为术中最常用的旁路移植血管。然而,相对于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大隐静脉远期通畅率低,存在更多致管腔狭窄因素。内膜损伤、急性血栓形成和平滑肌细胞增生是早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因素,也为远期狭窄奠定了基础。本文对CABG术后大隐静脉再狭窄早期机制、预测及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CABG联合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接受外科手术的1 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33例,女性317例,年龄(63.3±9.0)岁(范围:31~83岁)。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CABG+MVP)和CABG组(非体外循环CABG),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4匹配,匹配后联合组107例,CABG组406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远期结局。结果两组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联合组较CABG组的手术时间[(5.6±1.2)h比(4.2±1.0)h,t=11.528,P<0.01]、ICU停留时间[M(IQR)][43.0(47.3)h比25.0(33.6)h,Z=2.483,P=0.013]和术后住院时间[8(4)d比7(5)d,Z=2.143,P=0.032]更长,悬浮红细胞、血小板用量明显增加[2.0(6.5)单位比0(2.0)单位,Z=7.084,P<0.01;0(0.5)单位比0(0)单位,Z=5.210,P<0.01]。463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9%(463/493)。随访时间为32(31)个月(范围:3~105个月)。CABG组和联合手术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生存率无差异(P=0.196,P=0.305);随访1年、3年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两组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无差异(F=0.322,P=0.571;F=0.681,P=0.410),但联合手术较CABG能更好地改善二尖瓣反流(F=160.222,P<0.01)。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和CABG联合MVP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全因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虽然联合手术较单纯CABG能更好地改善二尖瓣反流,但联合手术的手术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长,血液制品用量更多。

  • 标签: 冠心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二尖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心肌梗死(MI)合并室间隔破裂(VSR)患者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MI后VSR(PI-VSR)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4~82(64.3±8.2)岁]。根据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8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9例,对59例存活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1~10.5)年,随访死亡7例,据此纳入存活组52例,死亡组16例。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术后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VSR至手术时间<7 d、Killip分级≥3级、心源性休克、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急诊手术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单因素比较分析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99,95%CI:1.010~1.195,P=0.028)、血小板计数(HR=0.993,95%CI:0.986~1.000,P=0.044)、D二聚体水平(OR=1.001,95%CI:1.000~1.002,P=0.011)、心源性休克(OR=6.221,95%CI:2.054~18.841,P=0.001)是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2、4、6、8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77.5%、77.5%、71.0%、71.0%和71.0%。结论年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心源性休克是MI合并VSR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院内存活患者的中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 4月急性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进行胸痛患者护理救治比常规护理救治手段效果要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 4月急性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进行胸痛患者护理救治比常规护理救治手段效果要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音乐起源很早,针对于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同样如此。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研究工作经历了不同阶段,而每个阶段应用到的研究方法也极具时代特色和差异。由此可见,中国音乐史研究会受到社会生产力以及思想的影响,所以,以时间节点为突破口进行中国音乐史研究方法的科学选择和利用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下面将分析中国音乐史研究当中的多学科结合情况,同时对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化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我国的音乐史。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研究方法 理念探析
  • 简介:摘要2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食管瘘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外科同期实施左心房修补术及食管修补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早期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作者: 陈绪军 刘达兴 黄克力 季强 董然 郭惠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武汉 43002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遵义 563000,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成都 610072,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血管外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冠脉外科中心,北京 100029,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2021年5月美国胸外科协会发布了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共识建议术前多学科参与,积极对缺血性心肌病进行评估,包括心肌活力、瓣膜功能等;术中采用多支动脉桥、含血心肌保护液行心脏停跳的CABG,同期积极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重视心律失常处理,积极使用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内的心脏机械辅助装置;术后采用多学科团队规范化重症监护病房的各项治疗,继续合理使用心脏辅助装置,重视心脏起搏治疗并在出院后90 d内密切随访等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肌病CABG 的手术死亡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病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53岁女性患者,言语不利伴右指麻木,同时出现活动后胸闷。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大脑中动脉周围新生血管网形成。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示多发缺血灶,左侧半球血流减低。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血管严重狭窄。经胸超声心动图示风湿性改变,二尖瓣瓣口面积0.9 cm2。术前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重度)、烟雾病(Suzuki Ⅳ期)。2019年4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术后20h拔除气管插管,ICU治疗24h,术后6天出院。随访1年,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心绞痛和脑部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指导冠心病血运重建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功能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于远端心肌的影响正改变着传统血运重建的理念。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已被临床验证,但因其操作有创、费用较高、检查中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副作用较大等原因,在我国应用相对受限。定量血流分数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快速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狭窄程度的工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定量血流分数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5例,女55例;年龄(62.3±8.5)岁。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138例)和CABG+MVP组(72例),对比分析两组基线特征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既往心肌梗死史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旁路移植血管吻合均以序贯吻合方式为主,多数患者使用乳内动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全因性死亡、心衰、脑血管事件、二次开胸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发生比例均高于CABG+MVP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比术前有改善,CABG+MVP组的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高于CABG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ABG+MVP组的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平均值为1.3 cm2,明显低于CABG组(2.5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MVP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IMR围手术期风险低,纠正二尖瓣反流效果满意。

  • 标签: 中度缺血性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并分析旁路移植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 13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68例,女268例;年龄(62.5±8.7)岁,≥65岁485例(42.7%)。合并高血压852例(75.0%),高脂血症548例(48.2%),糖尿病524例(46.1%),有吸烟史713例(62.8%)。结果患者旁路移植术后至症状复发(4.65±3.39)年。1 073例(94.5%)表现为胸痛,146例(12.9%)旁路移植血管完全失功能,326例(28.7%)旁路移植血管完全通畅。共移植旁路血管3 341根,其中失功能(狭窄、闭塞)1 435(43.0%)根,263(25.5%)根为动脉旁路移植血管,1 172(50.8%)根为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失功能率为22.8%(209/916),低于右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和游离的乳内动脉。前降区失功能率(30.6%)远低于回旋区(52.7%)和右冠状动脉区(56.9%)。596例(52.0%)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再血管化治疗再发症状,其中526例(88.3%)在原位血管进行。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最常见为胸痛,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严重。再血管化治疗方式主要为PCI,原位血管是其主要手术部位。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症状复发 胸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人员引导的早期心脏康复对瓣膜修复合并搭桥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11病房2017年9月—2019年3月行瓣膜修复合并搭桥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出院前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宣教,试验组(n=28)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人员指导的早期术后心脏康复和居家康复指导。术后6个月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6 min步行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SF-36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且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89.1±1.54) vs. (82.4±1.38)分],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453.1±98.4) vs. (352.8±72.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护理人员指导的早期心脏康复和居家康复有利于改善瓣膜合并搭桥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 标签: 康复护理 心脏康复 生活质量 6 min步行试验 瓣膜修复合并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