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诊所法律教育从美国引进中国,2001年发轫,到2009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试点(7所高校)到遍地开花(截至2009年6月达104所学校)的历程。因此我们的问题,就是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运行现状如何,以及其前景如何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了。在笔者看来,至少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即虽然经过若许年的经营,但未见真正的花与果出现。做出这一判断,在中国学界至少可以列出两个方面理由去支持:首先,根据我们自己的一些经历、与周边师生的交流,以及社会司法实践的反应或效应,未见其在我们生活中展示其应有的曝光度,甚至很多法科学生都不知道或者知道很

  • 标签: 诊所法律教育 法科学生 中国法学教育 法律诊所 法律援助 律师业
  • 简介:<正>目次一、缘起二、法科学生的需求与行动三、老师的资格与对学生的反应四、结语:双输局面的形成一、缘起前两天,突然看到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即"听不懂,讲课没有体系,上课越来越随意和糊弄"①,而且与同时上该班课程的其他老师比较,其他

  • 标签: 中国法学教育 法科学生 法学知识 法律人才 法律课程 法律专业知识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著名学者苏力在其专著《也许正在发生》屡次提到法学者的年龄问题。第一章'从法学著作的引证看中国法学',谈到在中国法学界,以他引为数标准的前50名的年龄分布状况,即主要分布在两大群体,70岁以上的年龄段和50岁左右年龄段;第二章'法学论文的产出',在分析论文产出年龄阶段分布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50岁以上的多产者很

  • 标签: 中国法学 梁治平 西方法治 法学著作 波斯纳 苏力
  • 简介:<正>一、问题与研究进路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以下简称:再审程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救济程序存在于每一个现代法治国家,但各国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发展阶段不同这一程序也表现出迥异的风格和模式~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启动程序亦同(另一是再审审理程序)~②。作为再审启动程序关键内容,即关于谁有权启动该程序,亦即启动主体问题也同样迥异。在法国、德

  • 标签: 刑事再审程序 启动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现代法治国家 申请再审 审理程序
  • 简介:本文通过对《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一书进行梳理,揭示了这么一个观点,即大学的基本宗旨在于服务,法学院的基本职能在于培养法律人的特色。不仅仅法学院教授具备了这一特征,他们培养的学生也具备如此特征。以此,反衬出中国大学法学院基本职能的缺位。最后,笔者还对该书涉及的作为西方国家代表的美国对待中国法律、法治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 标签: 法学院 抉择 中国大学法学院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