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召集馆臣纂修《四库全书》,后又由永熔、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含诗文提要云:禺山文集一卷,诗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含撰.含字愈光,永昌卫人,正德丁卯举人.其学出于李梦阳,又与杨慎最契,故诗文皆慎所评定.慎有序日:“张子自少不喜为时文举子语,见宋人厌弃之犹腻也.其为文必弓左,字必苍

  • 标签: 《四库提要》 四库馆臣 李梦阳 前七子 杨慎 王世贞
  • 简介:前言云南的现代文学,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发展的,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压迫和文化专制的斗争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 标签: 现代作家 文学社团 现代文学 文化专制 帝国主义侵略 地方军阀
  • 简介:在对张含诗文的评介中,对其文的评介部分是确当的,但对其诗部分的评介却是错误的.造成失误的原因,是四库馆臣所依据的版本,只是当时流传于京师的只包含张含部分应酬诗的"江苏巡抚采进本",而未见到包含全部张诗的足本,并误将杨慎对张含文的评价移用于张含诗.进而臆测张含的成名乃是杨慎谬奖所致.这样的推断实在荒唐.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张含 评介 失误
  • 简介:徐嘉瑞(1895~1977)是“五四”以来云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尤其是在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他在倡导新文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中,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徐嘉瑞 文学成就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生平
  • 简介:云南许多居民自称祖籍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高石坎)”。据史志记载,这些人是明初随傅友德、蓝玉、沐英大军平定云南的军人后裔。明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应天府不久改称南京。据南京新发现的古碑所记,柳树湾即今南京蓝旗街南端一带,高石坎今名石门坎,这两处均为明代驻守京城的军营所在。

  • 标签: 《书林徜徉录》 中国 当代 杂文 蓝华增
  • 简介:评价杨慎诗论的价值,应该既看到它比同时代流行的诗学思想和作诗风气高出些什么,又看到它对流动于中国历史间的诗学长河贡献了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中,明代诗学思想被载入史册的,常常是台阁体一茶陵派一前后七子一公安、竟陵派……这样的思潮序列,而对于与这些思潮异质同时的潜在诗学思潮却有所忽视。较少注意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当今文学史的一种短视性缺陷。

  • 标签: 杨慎 诗歌 文学评论 诗学思想
  • 简介:清末许印芳《诗法萃编》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诗论著作,该书诗学知识丰富深邃,博大精深。蓝华增作者此文,是就本书所涉及的诗美学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许印芳的诗学思想遵循儒家“言志”正宗,服膺“诗教”,即诗歌创作服务政教,同时又融入诗美学,尤其是意境理论:许印芳的诗学思想汲取了中唐皎然——晚唐司空图——南宋严羽等人的诗美学思想。蓝华增此文。指出了许印芳评论《诗式》、《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的允当之处,同时也独抒己见,指出了对上述三部诗论的“研究未尽和理解欠妥之处”四点。本文篇幅不大,但结构谨严,论述有据,见解独到,研究深入,评述允当。是篇很好的“论‘诗论’”的学术稿。

  • 标签: 许印芳 云南 诗学思想 司空图 严羽平 皎然
  • 简介:<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古代诗歌和诗论,是有共同规律的,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它们的诗歌及其理论就必然呈现出特殊风貌。《论傣族诗歌》启迪了我们:可以用傣族的古代诗歌、诗论同汉族的古代诗歌、诗论作一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各民族诗歌和诗论共同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傣族和汉族古代诗歌和诗论特殊风貌的把握。一诗歌起源于劳动,是劳动呼声与语言的结合。《论傣族诗歌》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在森林中的傣族“古代人”,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产生最早的歌的情景。傣族“古代人”在呻吟、哀鸣、哭泣、欢笑、呼叫的劳动悲

  • 标签: 傣族 古代诗歌 古代诗论 叙事诗 汉族 叙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