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行政化控制和高等学校内部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它是政府干预、市场竞争以及学术共同体缺失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改革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放权,也不能片面诉诸以学术权力取代行政权力,而是应当在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下,创新体制环境,从调整政府与学校关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培育专业自主精神等方面,创建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学术自由为核心、以大学自治为形式、以自我负责和社会控制为保障的体现公共性的现代大学制度。

  • 标签: 行政化 市场化 公共性 政府与学校关系
  • 简介: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以及实现机制可以区分为国家公共性与社会公共性两种不同类型。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立高等学校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具有鲜明的国家公共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逐渐介入教育领域,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教育的做法开始兴起,使得原有的国家公共性理念被打破,形成了高等学校公共性的分裂局面。本文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公共性的重构既不能退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政府全面负责的国家公共性,也不能完全借由"私益的总合是公益"的市场化机制来实现,而是必须在政府与市场两种不完善的机制之外寻求新的实现机制。

  • 标签: 公共性 市场化 行政化 办学自主权 学校法律地位
  • 简介:从第三部门理论的视角出发,可以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公共性理解为非政府性、非市场性和自治性的有机结合。这种公共性的实现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根本变革从而建立新型的法律保障机制。高等学校公共性的法律保障机制不仅应当包括高等学校与政府关系的法律调控机制,而且应当包括高等学校市场化行为的法律规制机制,以及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监督机制。

  • 标签: 公共性 市场化 政府与学校关系 办学自主权
  • 简介:<正>教师身份是教师法律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身份的确立不仅涉及到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构成和性质,决定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而且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百

  • 标签: 教师身份 法律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 法律关系 法律身份 《教师法》
  • 简介: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在美国公立学校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鲜明的公共性价值取向,公共教育的公共性价值并没有因市场化改革而遭到取代或否定。对于公共教育的改革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公共性,必须恢复和确立公共性的价值,通过改革恢复和发展公共性。

  • 标签: 公共教育 公立学校 公共性 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