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乳腺肿瘤项目资助情况,探讨中国大陆地区该领域内的整体研究现状、焦点领域与特征以及未来研究发展动向,对科研人员更好地选择研究方向与内容有所裨益。方法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检索2017—2019年度乳腺肿瘤重点、面上、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收集乳腺肿瘤资助项目数据。结果2017—2019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乳腺肿瘤研究项目620项,肿瘤复发与转移领域资助项目数量位居第一,其次为肿瘤治疗领域,不同项目类型各研究领域项目数量分布存在差异。乳腺肿瘤研究更集中于非编码RNA、信号转导通路、各类治疗以及肿瘤微环境等研究领域。结论乳腺肿瘤研究在分子发生机制层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积累,未来乳腺肿瘤研究将会不断提升基础与临床研究转化结合度,研究焦点也将更为多元化与拓展化。

  • 标签: 乳腺肿瘤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大陆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5—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择选研究内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研究管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检索2015—2019年度申报代码为H1603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项目信息,建立该研究领域资助项目数据库。结果5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领域面上项目类型年度资助项目总数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2019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总数首次超过面上项目资助总数。肿瘤表观遗传领域资助项目总数整体高于肿瘤遗传领域资助项目总数,以基因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与非编码RNA相关研究为主。结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的肿瘤遗传与表观遗传领域发展迅速,研究内容更加多样化、深入化,资助项目研究热点也逐步发生转变,但基于高实验技术与平台的领域内相关研究仍有待开拓。

  • 标签: 肿瘤学 遗传与表观遗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其它医院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果研究发现的问题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多、市场信息不对称、存在侵权和泄密风险以及缺少专业化机构和专业化人才等,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结论管理部门需要营造适应成果转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即使知识产权布局、成果转化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转化模式,实施全过程涉密监管,完善转化平台建设和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使医学科学研究真正"接地气",使成果转化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源之水"。

  • 标签: 医院 科技成果转化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青年人才科研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0—2019年医院青年人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医院青年人才的科技产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医院近10年论文产出显著提高,数量由149篇增长至402篇,论文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其中SCI论文对于数量增长的贡献较大,影响因子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医院青年人才科研能力近年来显著提升,且形成了一些优势学科,医院层面应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加强学科建设,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策略,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科技评价的意义,合理利用论文导向,促进青年人才发展。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青年 科研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4—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领域重点项目的申请资助情况及各年度立项领域,探讨肿瘤学研究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择选研究方向与内容,以及科研管理人员提高研究管理水平有所裨益。方法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检索2014—2018年度医学科学七处(肿瘤学处)所有重点项目,建立资助项目数据库。结果5年期间,肿瘤领域重点项目共受理项目472项,资助项目74项,总资助金额为21 732万元。发布立项领域共计21个,立项领域以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治疗科学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居多,部分立项领域间资助项目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重点项目立项领域揭示我国当下肿瘤学研究发展所需迫切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与肿瘤学研究焦点领域。虽然肿瘤领域高水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化,但个别弱势领域的研究水平仍需提高,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度有待加强,进一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效能。

  • 标签: 肿瘤学 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套能适应学科建设需求,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针对性的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适合肿瘤医院学科的评价,最终为学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个人深入访谈法初步拟定医院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框架,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打分和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增减、修改,并采用重要性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赋予每个指标具体的评分标准,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22个临床医学学科进行实测分析,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学科总分,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判断评估的有效性。结果构建的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利用该指标体系评估22个学科,划分为优秀、中等、较差3个等级,与专家评审结果相同。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和权威系数高,协调性检验P值小于0.01,对22个临床学科的评价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高度相关,P值小于0.05,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临床学科评估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临床学科 评估指标 权重 德尔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