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ADOP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观察组予ADOPT模式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及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ADOPT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 简介:蛋鸡脂肪综合征是养鸡产业中最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多发于产蛋高峰期的笼养鸡,危害性极大,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就蛋鸡脂肪的病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进一步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蛋鸡 脂肪肝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的新型胆管塑料支架与普通胆管塑料支架在姑息治疗门部胆管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因门部胆管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姑息性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其中20例患者使用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支架(新型组),18例患者使用普通塑料支架(普通组)。随访至2021年5月30日,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管炎发生率、胆红素下降水平、支架通畅时间等指标。结果新型组和普通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9.85±1.07)min和(22.00±3.3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607)。新型组和普通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45±2.39)d和(11.33±3.5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938)。新型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第5天较术前总胆红素降低幅度中位数分别为122.85 μmol/L 和 96.25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2)。新型组远期胆管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组[10.0%(2/20)比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新型组支架引流通畅时间高于普通组[(109.45±32.67)d比(82.11±2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32)。结论相比普通胆管塑料支架,猪尾型鼻胆引流管改制的新型胆管塑料支架在姑息性治疗门部胆管梗阻时,可降低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延长胆管支架通畅期。

  • 标签: 肝门胆管肿瘤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支架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构建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并评估其对MH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来自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家医院就诊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使用基线血氨测量值/正常参考值上限(AMM-ULN)集中校正各中心血氨测量结果,以我国《肝硬化性脑病诊疗指南》标准,数字连接试验-A、数字符号试验均异常作为诊断MHE的标准。基于R语言caret包将患者随机(7∶3)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MHE的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估诊断性能,并用Bootstrap法(n=200)进行内部验证;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MHE占37.8%(70/185),MHE组AMM-ULN、白蛋白、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教育年限与无MH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M-ULN(OR=1.78,95%CI 1.05~3.14,P=0.038)和MELD评分(OR=1.11,95%CI 1.04~1.20,P=0.002)是MHE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63和0.625。联合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55,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2%和55.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33),联合模型内部验证AUC为0.75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血氨(P=0.020)和MELD评分(P=0.003)。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9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校准度(P=0.841)。结论基于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可提高对MHE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性脑病 肝硬化 血氨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诊断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实施整体疼痛评估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22-07-2022-08收治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共120例,研究组给予整体疼痛评估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患者。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衰老综合症,它不仅导致身体功能损伤,而且导致心理创伤和社会功能丧失。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治疗老年人的长期疼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并行的身体和心理治疗、增加减轻痛苦的比率、改善身体功能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实施整体疼痛评估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疼痛评估量表 老年慢性疼痛护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赵倩 范亚丽 马瑞敏 王苑颖 张倩 叶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 100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23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两种疾病合并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朝阳医院首次诊断的矽肺患者,共329例,分析矽肺合并COP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职业史、胸部影像、肺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矽肺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矽肺合并COPD患者共128例,总体患病率为38.9%(128/329)。其中,73.4%(94/128)为男性,33.6%(43/128)为重度吸烟者;33.6%(43/128)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分级》(GOLD)1级,37.5%(48/128)为GOLD 2级,25.0%(32/128)为GOLD 3级,3.9%(5/128)为GOLD 4级。诊断年龄(OR=1.04,95% CI= 1.02~1.06,P<0.001)、累积吸烟量(OR=1.03,95%CI=1.01~1.05,P=0.008)以及矽肺叁期(OR=7.06,95%CI:4.00~12.46,P<0.001)是矽肺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诊断年龄、累积吸烟量和矽肺叁期是矽肺患者合并不同程度COPD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需加以关注。

  • 标签: 矽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危险因素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手术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患者眼压、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CACG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51眼)。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SOAA),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Trab)。比较两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散光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92%,2/51)低于对照组(15.69%,8/51),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SOAA或Trab治疗CACG患者,均可改善眼压和前房深度,但SOAA在改善视力水平和散光值中效果更好,且SOAA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治疗上,使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CRS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克拉霉素给药基础上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95.35%较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MTT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用于治疗CR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鼻纤毛传输功能。

  • 标签: 鼻渊通窍颗粒 慢性鼻—鼻窦炎 鼻纤毛传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治疗上,使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CRS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克拉霉素给药基础上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95.35%较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MTT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用于治疗CR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鼻纤毛传输功能。

  • 标签: 鼻渊通窍颗粒 慢性鼻—鼻窦炎 鼻纤毛传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