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PICU)中的患儿,探讨镇静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 56例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实行镇静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镇静效果、负面情绪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与 PICU治疗时间。 结果:护理前两组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 Ramsay评分为( 4.45±0.3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3.92±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为( 4.68±1.32)天, PICU治疗时间为( 7.12±0.86)天,明显短于参照组的( 6.11±1.14)天和( 8.24±0.6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 SAS和 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 SAS和 SDS评分分别为( 51.29±2.86)和( 47.63±2.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53.75±1.73)和( 51.2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实行镇静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负面情绪,提高镇静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 标签: 镇静护理干预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