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著名快板表演家王保和有一个段子,一开头就说:“北方人说话爱带‘子’,一说就是一串子……”.它幽默、风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胎灸人口.虽然段子里用“子”(zi)(以下简称为“子”)夸张,可它表示“子”在普通话中使用频率之高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子”在现代汉语中有何作用,艺术家们是不会深究的,也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翻阅一些语言学著作,对“子”的探讨也都比较粗浅,除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子”的构词形式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外,其他语言学家和语言学著作只是在谈语素分类、轻声的作用时,提及过“子”,但也只不过是寥寥几笔,失之片面.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532页,竟将“子”作字头,其下罗列的全是以三声“子”开头的词条.此谬误虽贻笑大方,但也不足为怪.本文旨在从“子”的构词形式及其词汇意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子”的构词、构义之特点.

  • 标签: “子” 《现代汉语词典》 词汇意义 同音同形语素 名词性语素 语言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