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择期手术患者机械通气时潮气量(TV)准确设置的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33例,年龄20~77岁,体重指数(BMI)16~3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入室后患者仰卧位呼气结束时,在脐水平测量腹围,在剑突水平测量胸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腹围及胸围等基本体征。诱导气管插管(内径7.5 mm)后行机械通气(以8 ml/kg实际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1∶2。机械通气后30 min取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当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Hg或<35 mmHg时增加或减小潮气量(每次增加或减少潮气量为25 ml),30 min后再次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PaCO2调整潮气量25 ml。以此类推,直至连续两次PaCO2均在35~45 mmHg之间,记录此时设置的潮气量(1 mmHg=0.133 kPa)。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有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潮气量设置与年龄、身高、体重、腹围、胸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8、0.664、0.865、0.639、0.750,其均呈明显相关(P<0.05)。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高和胸围在逐步进入中被剔除(P>0.05),而体重和腹围作为潮气量设置的关键决定因素被纳入回归方程(P<0.01),其回归系数(b)分别为5.717和-2.798,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813。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根据体重和腹围能准确预测患者所需潮气量,其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

  • 标签: 潮气量 机械通气 体重 腹围
  • 简介:这是一基于相似性的数学竞赛题,通常借助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问题研究,但是本题随着点P的运动情况发生改变,会有不同的结论出现,给我们的启示是根据"方法关联"或者"图形关联"可以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思考。

  • 标签: 数学竞赛 BC AB IE FP A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结肠多发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结肠镜下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并针对性进行手术护理。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消化内镜下对结肠多发息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肠多发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真菌性外耳炎疾病治疗中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8年 6月份至 2019年 8月份在医院中进行真菌性外耳炎治疗的患者共 88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内镜清理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情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炎疾病治疗中应用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清理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