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1994—2017年196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随访数据,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142例、女性54例,年龄19~81岁,中位年龄61岁。肿瘤转移部位位居前三者依次为肺(31.1%,61/196)、骨(29.1%,57/196)及消化系统(19.4%,38/196)。转移灶病理类型中,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最多见(94.4%,185/196);其次为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3.6%,7/196);TFE3易位性肾细胞癌和集合管癌罕见,分别为3例和1例。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病例中,多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波形蛋白、碳酸酐酶Ⅸ(CAⅨ)、CD10;乳头状肾细胞癌中,多表达细胞角蛋白7(CK7)、CD10、P504s;TFE3易位性肾细胞癌表达TFE3;集合管癌表达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HCK)。结论肺转移、骨转移仍是肾癌最易发生转移的远隔部位;原发病灶切除术后5年内可能是发生转移的高危风险时间,且转移病灶首次发现时多为单发病灶。重视转移灶的形态学特征和临床病史信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CKpan、波形蛋白、CD10、CK7、TFE3、PAX2、PAX8,有助于正确诊断及判明肿瘤原发部位。

  • 标签: 肾细胞癌 肿瘤转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