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鼻腔筛查对于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RSA鼻腔筛查与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文献。纳入文献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3月。使用诊断实验质量评价表(QUADAS-2)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结局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39 831名患者。MRSA鼻腔筛查对于诊断及预测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灵敏度为37%(95% CI:27%,48%)、特异度为95%(95% CI:94%,96%)。阳性似然比为7.98(95% CI:6.37,10.0),阴性似然比为0.66(95% CI:0.57,0.77),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99.3%,DOR为12.0(95% CI:8.62,16.8)。异质性来源于MRSA筛查时使用的鉴定方法(PCR法/细菌培养法)。Deeks漏斗图显示,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MRSA鼻腔筛查对于筛查MRSA手术部位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排除MRSA肺炎,患者鼻腔未定植MRSA,则发展为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性较小。所以,MRSA鼻腔筛查可作为规范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的一种有效管理工具,尤其可用于减少无鼻腔定植者的经验性治疗。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鼻腔筛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损伤严重度评分 创伤和损伤 急救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CRE直肠定植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28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术后出现CRE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CRE药敏分析、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所有患儿在肝移植术后均留取直肠拭子标本调查是否存在CRE定植从而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析CRE定植与CRE感染的关系以及CRE定植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86例行肝移植术患儿中男132例、女154例,年龄(8±4)月龄,术后CRE感染率为7.3%(21/286),感染时间为术后第5(1~14)天。腹腔是肝移植术后CRE感染的最好发部位,占95.2%(20/21),其次是血流感染12例,肺部感染8例,两个及以上部位感染占71.4%(15/21)。共分离出27株CRE菌株,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24株(88.9%),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2株(7.4%),耐碳青霉烯产气肠杆菌1株(3.7%)。27株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CRE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19/72)比0.9%(2/214),χ2=51.300,P<0.01]。CRE定植的高危因素为术前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术前3个月内住院时间、术前CRE感染、术后非计划手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4 h(χ2=20.570、6.410、13.960、14.600、9.560,P均<0.01)。治疗方案主要有美罗培南+磷霉素(13例),美罗培南+替加环素(8例),治疗有效者共计16例,治疗时间为19(1~27)d。CRE感染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为71.4%(15/21),而无CRE感染组为98.1%(260/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60,P<0.01)。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CRE感染预后不良,需密切注意患儿有无CRE肠道定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并治疗,进行CRE肠道定植筛查对CRE感染的早期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杆菌科感染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择COPD合并霉菌感染70例,采用唑类(酮康唑)和棘白菌素类(米卡芬净)联合用药,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结果长期的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COPD患者合并肺部霉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侵入性操作等使COPD患者并发肺部霉菌感染的机率增加,运用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联合用药安全、有效。结论近年来霉菌感染成为肺部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减少致病因素及控制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霉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性,及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霉菌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更昔洛韦静脉注射2周预防CM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4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静脉滴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分为预防组235例和未预防组169例,记录两组受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CMV感染发生率、首次CMV感染发生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404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856 d,CMV感染的发生率为39.1%;预防组与未预防组两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术前PELD评分、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 014 d与731 d;术后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4%(88/235)与41.4%(70/169),术后首次CMV感染发生平均时间分别为术后75.5 d与110.2 d,首次CMV感染后再次CMV感染率分别为26.1%(23/88)和18.6%(13/70),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更昔洛韦静脉注射2周并不能降低CMV感染的发生率,也不能延缓CMV感染的发生时间,不推荐作为儿童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防方案。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巨细胞病毒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40例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20例/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①血气指标:干预后和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大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又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常规护理 重症肺部感染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