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肾阳虚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对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0例,均为本院确诊的肾阳虚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3月—2023年2月期间。随机进行分组,50例进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50例进入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火针治疗。横向和纵向对比可反映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减少,膀胱容量和单次排尿量增加,对比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两组中,观察组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更少,膀胱容量和单次排尿量更多,P<0.05。结论:火针治疗肾阳虚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对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明确。

  • 标签: []火针 肾阳虚型 卒中后 神经源性膀胱 尿潴留 尿失禁
  • 作者: 黄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资阳 642350
  • 简介: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之为埋在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出现动脉瘤破裂,就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那么什么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有什么危害?又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症状
  • 简介:摘要胎盘植入性病变(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 PAS)是全球孕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后出血,增加围手术期子宫切除风险,造成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长,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也不断增高,故早期产前诊断对于指导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MRI是评估PAS的一种优秀工具,可对超声怀疑的PAS患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如侵犯的范围和程度,是否有宫外受累,以及预测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如失血、输血和子宫切除)。MRI新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DWI、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BOLD)成像在准确诊断PAS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胎盘功能信息。另外,基于MR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PAS的诊断准确性,减少了对放射科医生的经验依赖,还能对患者预后、并发症风险等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提升临床对PAS的诊疗决策水平。本文旨在探讨MRI新技术和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PAS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升孕妇产前胎盘植入诊断准确性以及降低术中风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胎盘植入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治疗前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变量构建模型预测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25例CC患者病例,采集小视野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压脂序列和矢状位T2WI、轴位和矢状位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勾画肿瘤区域后提取107个特征,通过最小绝对值压缩与选择算法等降维以建立影像组学分数(radiomics score, Rad-score),整合14个临床指标构建逐步逻辑回归模型,并重复20次3折交叉验证。根据预测的LVSI及随访结果进行分组及相应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生存曲线划分,观察模型在PFS分组的差异。结果形态学和异质性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是预测LVSI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确定3个危险因素,Rad-score比鳞状细胞癌抗原和血红蛋白更重要[优势比(odds ratio, OR):2.626、1.061、0.982]。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3。PFS在模型预测的LVSI组间明显不同(平均PFS:64.8、58.3个月)。结论mp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变量能预测CC患者的LVSI和临床结局,可能在新辅助和手术环境中显示出改善患者风险分层的效用。影像组学特征能够预测预后可能与其反映肿瘤组织的LVSI有潜在关联。

  • 标签: 子宫颈肿瘤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损伤严重度评分 创伤和损伤 急救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模式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导丝辅助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余姚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DSA下导丝辅助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指标,观察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后导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患者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腹部胀痛缓解时间[(2.64±0.31)d]、排气排便恢复时间[(3.28±0.44)d]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9.24±0.8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32±0.42)d、(4.17±0.50)d、(11.56±1.13)d],日均减压引流量[(597.23±64.75)mL]显著少于对照组[(841.94±91.62)mL](t=5.72、6.61、7.05、11.58,均P < 0.001);研究组患者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后导管意外事件总体发生率[0.00%(0/58)]显著低于对照组[10.34%(6/58)](χ2=4.39,P < 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4.83%(55/58)]显著高于对照组[82.76%(48/58)](χ2=4.24,P <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58/58)]显著高于对照组[87.93%(51/58)](χ2=5.47,P < 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DSA下导丝辅助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增加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肠梗阻 导管,留置 护理 病人满意度 安全 治疗结果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华南地区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BAALC基因表达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发现,BAALC基因的高表达组复发率远高于低表达组,死亡率远高于低表达组。其他8种检测基因的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是研究病例的保护因素,男性病例的预后生存率高于女性;BAALC基因表达高低分组变量是研究病例的危险因素,基因低表达组的预后生存率高于基因高表达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工作中为BAALC高表达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细胞BAALC基因 华南地区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分析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2DD)患者的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模式,明确T2DD患者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52例T2DD患者进入研究,另设同期57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3组被试临床资料、精神心理量表评分、rs-fMRI扫描结果等资料;计算3组被试全脑fALFF值并比较不同脑区fALF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fALFF值与临床变量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被试双侧楔前叶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T2DD与T2DM组双侧楔前叶fALFF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D组fALFF值较T2DM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D组、T2DM组患者fALFF值与临床资料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侧楔前叶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是T2DD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慢性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基于图论的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重点探讨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ype 2 diabetes comorbid depression,T2DD)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异常模式,进一步阐明T2DD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T2DD者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不伴抑郁者59例和健康对照者57例行头颅MR扫描,采集临床变量、评测认知心理量表。比较三组间全脑DC值,并提取差异显著脑区的DC值与临床变量、认知心理量表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T2DM不伴抑郁组相比,T2DD组有更低的认知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不伴抑郁组右后扣带回DC值减低,T2DD组右颞横回DC值增加(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T2DM不伴抑郁组及T2DD组DC值与临床变量和认知心理量表评分间未发现显著相关。结论T2DD患者伴有更严重的情绪异常和认知功能受损,在静息状态下,其右侧颞横回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异常,可能是T2DD脑损害的潜在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抑郁 共病 脑功能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静息态磁共振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技术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9例首诊未治疗的OSA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行MRI头颅扫描及认知心理量表评估。比较组间全脑DC值差异,并分析DC差异脑区与认知心理量表评分及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患者右侧楔前叶、左内侧额上回DC值显著减低,右侧海马旁回DC值显著增高(高斯随机场多重比较校正,单个体素P<0.001,簇大小P<0.05)。左内侧额上回DC值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评分(r=0.326,P=0.043)呈正相关;右侧海马旁回DC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总分(r=-0.361,P=0.024)、MoCA记忆评分(r=-0.333,P=0.039)均呈负相关。结论OSA患者在默认网络核心脑区及海马旁回的静息态DC异常,这种异常主要与认知记忆功能相关,可能是OSA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度中心度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小脑Crus Ⅰ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模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T2DM患者(n=78)作为T2DM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受试者(n=57)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临床变量、神经心理量表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以小脑双侧Crus Ⅰa、Crus Ⅰb为种子点计算全脑FC。统计分析两组间FC差异、临床变量、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增高,认知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T2DM左侧小脑Crus Ⅰa与左侧舌回/小脑Ⅳ~Ⅴ小叶间的FC显著降低,右侧小脑Crus Ⅰb与右侧额下回三角部间FC显著增加(高斯随机场校正,单体素P<0.005,簇大小P<0.05);后者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0,P=0.01)。结论小脑亚区与多个核心脑区间异常的FC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认知受损、共病抑郁、焦虑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糖尿病,2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脑 脑损伤,慢性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障碍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的不同转换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转换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稳定期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的101例肾移植受者资料,男性62例,女性49例,年龄19~69岁,转换时按照等剂量转换和增加剂量转换两种方案进行分组,先对比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后的变化,再根据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不同转换剂量,将受者分为两组:按照1∶1转换组受者55例;按照>1∶1(1∶1.2~1∶1.4)转换组受者46例。比较两组间转换后各项临床指标,如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尿白细胞、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空腹血糖(glucose,Glu)等。结果从数值变化趋势来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后药物剂量/变异趋势更小,血药浓度更平稳。在按1∶1和1>1初始剂量进行转换的两个亚组中,1∶1转换组剂量/血药浓度变化趋势上显得更平稳一些,但长期观察两组无区别。转换为缓释剂型后1周、3个月时Scr更低(P<0.05),并且2周时BUN更低(P<0.05)。此外,转换后5个月时,ALT及AST均较普通剂型明显改善(P<0.05)。在2周、3周时U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2周时,Hb较普通剂型明显改善(P<0.05)。ALP、ALB、Glu等各个时间点和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照1∶1转换组中,肾功能有改善趋势。2周时,BUN较转换前降低;1周和3周时,Scr较转换前降低(P<0.05)。此外,按照1∶1转换组在肝功能方面也有改善趋势。1周和5个月时,ALT较转换前降低(P<0.05)。然而,两不同剂量转换组各个时间点的AST、ALB、ALP、Glu、尿白细胞及血清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后较转换前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具有与普通剂型相同的安全性及疗效,并可改善个体内药物变异度。将普通剂型转换至缓释剂型时应考虑个体化差异,合理监测谷浓度并结合临床各项指标调整剂量。

  • 标签: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胸部爆炸伤是现代战伤和恐怖袭击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爆炸伤中致死率最高的伤类之一,大部分严重胸部爆炸伤患者死于受伤早期和院前转运途中,故对其紧急救治特别重要。目前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胸部爆炸伤救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针对胸部爆炸伤的分型、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处置策略制订本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爆震伤 胸部损伤 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