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以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400 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中,医生根据自身经验决定用药的次数、时间和剂量,实验组则由药师与医生联合进行用药次数、时间、剂量的制定,对 2 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结果 实验组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常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根据用药医学标准,合理控制用药的时间,尽量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应用情况调查及合理用药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 氟喹诺酮类抗菌治疗的 138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用药途径、药方式、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38 例患者的药方式为,联合用药( 29.71% ) < 单独用药( 70.29% );用药途径 : 外用( 7.25% ) < 口服( 15.94% ) < 静脉注射( 76.81%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比例: 皮肤系统 、 消化系统 、 全身性系统 、 神经系统 、 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 泌尿系统 ,分别 占比 50.72% 、 20.29% 、 15.94% 、 7.97% 、 2.17% 、 1.45% 、 1.45% 。 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氟喹诺酮类抗菌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方式和途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 。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 合理用药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