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风格 - 策略匹配式培训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年 6 月间本院妇产科护理人员 24 名作为研究对象,经过随机分两组,对照组 12 人,观察组 12 人。给予对照组护理人员行常规培训,给予观察组护理人员行风格 - 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然后给予两组护理人员行核心胜任力测试和六维度测试,根据评分结果判断培训模式效果。 结果: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过培训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评分比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护理人员的六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护理人员评分比对照组护理人员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利用风格 - 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 可以有效 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 ,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风格 - 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 妇产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现状从事放射性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减少辐射损伤的发生,并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方法:收集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方向 ;通过了解分析案件辐射防护现状 ;分析辐射防护辐射医务人员的问题。结果: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医疗设备落后,缺乏医疗卫生资源。在一些地区,为医务人员辐射防护培训不到位,辐射防护系统不健全。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方法,提高医院的辐射防护系统具有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医院医务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放射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中, PDCA 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科室 2019 年 1—12 月期间工作的 20 名护理人员作为对象, 1—6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常规方法, 7—12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 PDCA 循环管理,对两个时间段的手卫生操作评分与手卫生合格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在 7—12 月间的手卫生合格率与手卫生评分都要高于 1—6 月,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利用 PDCA 循环管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手卫生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进步,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管道公司邹城输油处离退休队伍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面对离退休队伍我们要认真研究,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提高离退休服务和管理水平,使离退休工作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离退休人员的期盼和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 标签: 离退休 信访 管理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三无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了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 30例三无人员的一般资料及人员患病情况。相关护理措施资料 ,主要包括三无人员一般资料情况、患病特征、健康问题。结果:通过对本组 3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治疗分析全部患者得到安全转运治疗。 结 论:对院前急救中三无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讨认为流浪人员的形成大部分是因为精神障碍或被家人遗弃,减少三无流人员的数量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 、社区干预和家庭的支持,帮助三无人员恢复健康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 标签: 三无人员 病情分析统计 护理难点 及措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针对从业多数医护人员并未有传染病、护理及治疗相关经验。同时,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区域,若防护不到位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率,无形之中加大对医护人员内心压力。且新冠状病毒肺炎干预期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对疾病认知程度偏低等多种因素干预下,往往会形成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如何有效采取合理干预措施,及时疏导医护人员内心不良事件尤为重要。文章就对我院医护人员出现相关情绪变化及应对措施进行以下总结。

  • 标签: 新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航空事业无论是货物周转量、乘客周转量,还是航线网络和机队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但是, 由于直升机飞行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军民航 繁荣的步伐,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军民航 事业发展的瓶颈。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积极探索军民航 初始飞行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教育机制和教育手段,对于提高直升机飞行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效果,加强直升机飞行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军民航 企事业单位的利益直接挂钩,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基石。

  • 标签: 直升机飞行人员 职业素养养成方法
  • 简介:摘 要 目的: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构建隔离体系,包括准备功能齐全的隔离公寓,成立专项小组并明确职责,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有效的隔离区管理。结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共计医务人员 153人次,未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结论:通过医务人员隔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 消毒 管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应用抽样方法,对本县医疗机构中 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心理授权表、角色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对以上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授权表中的四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负相关关系 (r<0),角色压力源量表中的三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r>0), P<0.05。结论: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具有密切相关性,且前两者对后者还具有预测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授权 角色压力源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行为的约束相关研究。 方法 : 对照组选择 40 例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保护性约束相关研究。实验组中选择 40 例在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 结果 : 两组的 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约束行为得分,调差表评分,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相比, 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 在精神病科的护理人员中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对精神疾病的患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自残等情况,提高医生的满意率,提高 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

  • 标签: 护理人员 精神疾病 行为约束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放射科提升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放射科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行 细化考核 , 采取 实际操作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和应用 的手段 进行 业务能力考核 ,将放射科从业 医技 人员平均分为自主训练组和专业培训组,自主训练组通过日常放射科器械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身放射影像拍摄质量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并定期维护设备。专业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自主训练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放射器械的运行、保养以及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从而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自主训练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7 分,而专业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6 分,显著高于自主训练组。 结论 医院放射科业务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放射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放射科从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 标签: 放射科 专业技术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并研究应对方式。方法:选取我院( 2020年 1月到 2020年 2月)收治新冠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的 7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所有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式。结果:心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焦虑、恐惧、失眠、悲伤、躯体不适、自责、挫败感及抑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P< 0.05。结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可有效调节负性情绪,满足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针对土木工程结构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识别问题,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施工人人员佩戴安全帽智能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安全帽佩戴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包括 AlexNet网络和 Faster R-CNN网络。网络模型在 Matlab中进行了训练和验证,训练损失小于 0.2%,验证了该智能判别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卷积神经网络, AlexNet, Faster R-CNN,安全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并研究应对方式。方法:选取我院( 2020年 1月到 2020年 2月)收治新冠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的 7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所有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式。结果:心理干预后护理人员的焦虑、恐惧、失眠、悲伤、躯体不适、自责、挫败感及抑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P< 0.05。结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可有效调节负性情绪,满足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患者均进行纯音测听以及耳鸣匹配检查。对老年耳鸣患者的耳鸣基本特征以及耳鸣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耳鸣患者其临床症状耳鸣响度与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关系分析显示,无明显关系,数据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 92%的耳鸣患者临床调查显示伴有听力下降现象, 80%的耳鸣患者表示耳鸣对其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 调查统计显示,老年耳鸣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影响来源于患者对耳鸣疾病的看法及对待耳鸣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进行老年耳鸣临床症状观察分析工作中应对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对耳鸣的影响及作用做特别关注。

  • 标签: 老年人 耳鸣 耳鸣匹配
  • 简介:摘要 :以了解急诊护理路径对急重症观察效果的影响为目的,为后续临床护理的开展提供参考。以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在调研的医院接受治疗的 70例急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以一般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 PCI率。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为 17.1%,实验组为 2.8%;对照组再 PCI发生率为 22.8%,实验组为 5.7%,两组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重症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救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重症 观察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患病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对于一线护理人员而言,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护疏导对策展开阐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原因 防护与疏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我市护理人员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基本知识的了解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 2020年 3月选取徐州市 7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互联网+护理服务”基本知识调查问卷对徐州市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徐州市护理人员基本知识得分为 30.5188.796,处于中等水平; 40岁以上年龄、研究生、从事护理工作 14年以上、主任护师、专科护士、在编人员、长白班这 7种人群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基本知识得分较高( P<0.01);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可以解释基本知识熟悉程度的 8.9%变化原因。结论 徐州市护理人员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 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