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将系谱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分别选育出具有巨胚、甜味、有色种皮、软米、香味等单一特殊性状和聚合上述2个以上特殊性状特种稻种质12份,并对这些种质进行了营养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创新特种稻种质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稻,其中甜黑米1569和甜红米1571糙米千粒重很小(8.4g、8.2g),蛋白质(12.4%、11.7%)、赖氨酸(0.75%、0.76%)、脂肪(5.29%、4.86%)、油酸(2.15%、1.93%)和亚油酸(1.93%、1.86%)、维生素B1(8.42mg/kg、1.60mg/kg)和钙含量(36.8mg/100g、29.5mg/100g)较高;巨胚香糯1574和白巨胚米1575胚较大,千粒胚重1.4g以上,胚重占糙米重比率8%以上,蛋白质(9.9%、10.6%)、维生素B1(3.30mg/kg、0.98mg/kg)和钙含量(27.7mg/100g、32.5mg/100g)较高;黑糯米1568维生素B1(6.57mg/kg)、铁和锌含量(4.0mg/100g、7.2mg/100g)较高;红米1201蛋白质(11.1%)、锌(7.0mg/100g)和硒(85.4ug/kg)含量较高.巨胚、甜味、有色种皮、香味等2个以上特殊性状聚合是增加水稻种质营养保健功能性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特种稻 种质 营养特性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脂肪
  • 简介:为了解本地区头癣患者病原菌家养宠物关系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来本院1998—2004年就诊1020例头癣病患者及其所养宠物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现将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头癣 宠物 病原学 探讨
  • 简介:本文对20个玉米优异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资源综合性状及各性状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影响穗粗,穗位高影响穗长,株高和穗位均低资源不会有较高单株粒重;叶片数对资源筛选、利用有一定影响,对穗长、穗粗、单株粒重有显著影响;利用生育期较短资源可能会选出单株粒重较高自交系和杂交种.据此结果结合育种目标评价,筛选出白头霜、高油玉米、洛阳85、白鹤、二夏、品综2号、本地黄玉米、金皇后8个玉米地方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 标签: 玉米 种质资源 筛选 评价 地方品种 灰色关联度
  • 简介:植物种子油含有多种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种子贮藏化舍物。种子油既是人类食品,又是重要工业原料。代谢物组学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全景式认识,应用基因工程改良种子油品质和价值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分析了种子油及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复杂性,论述了转基因提高种子油及高营养品质脂肪酸含量和培育能大量合成积累工业用脂肪酸油料作物技术策略、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种子油 脂肪酸 代谢调控 基因工程
  • 简介:2002—2005年连续4年,选用蚜情指数法对小麦种质进行麦长管蚜田间自然感蚜抗性鉴定,从2000份小麦种质中筛选出不同抗性材料34份,占总鉴定材料1.7%,其中高抗种质5份、抗性种质9份、中抗种质20份。利用苗期室内接虫法,对部分抗感小麦种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抗性表现成株期基本一致。对杂交组合临远207(抗)×Witchita(感)F1、F2抗性遗传分析表明,临远207对麦长管蚜抗性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 标签: 小麦 麦长管蚜 抗性鉴定 抗性遗传
  • 简介:本文通过天然彩色棉种质资源、纤维颜色遗传控制、国内外天然彩色棉研究趋势叙述,指出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密切结合是未来天然彩色棉发展方向,将推动天然彩色棉纤维品质改良和颜色创新飞跃发展.

  • 标签: 天然彩色棉 种质资源 纤维颜色 遗传控制
  • 简介:本文简要地阐释了化感作用含义、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并结合生物多样性理论,综述了化感作用研究中化感物种多样性、化感物质多样性及其释放途径多样性,具体讨论了化感作用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种群生态、协同进化、土壤生境、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入侵等方面的可能影响。文中提出了化感作用利用、管理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统一看法,并指出对化感作用生物多样性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机制进行本质探索,特别是对植物化感作用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探讨,可为保护生物学和系统生态学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是今后工作开展一个重要方向。

  • 标签: 化感作用 生物多样性 影响机制 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
  • 简介:在长期进化中,植物形成了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染精细防御系统。在病毒侵染、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其编码一些蛋白,如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复制酶类等能够植物基因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体外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有利工具,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已知蛋白质互作,还可以发现新蛋白,揭示特定蛋白互作网络作用机制,在植物蛋白病毒蛋白互作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利用。本文主要综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植物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国内外进展。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植物 病毒
  • 简介:利用4种耐渍性不同芝麻基因型,在厌氧胁迫条件下检测了根部无氧呼吸酶活性、内源乙烯含量并调查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以比较研究旱生植物耐渍性主要机制.同时设计了田间分期多次淹水试验,观察早期淹水训练对芝麻生长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耐渍种质乙烯释放量在根中增加了6.06倍,茎中1.76倍,不定根数量增加了4.0~5.0倍,在初生根和不定根皮层形成典型通气组织.非耐渍种质中未检测到乙烯变化,不定根数量增加了0.79~1.8倍,根中无明显通气组织发生,但是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可增加4.2~9.3倍,高于耐渍种质.分期淹水试验以四对真叶期和初花期处理产量较高,对照无显著差异,而终花期一次性淹水产量损失最大.综合分析认为,不定根增生和根皮层通气组织形成是芝麻耐渍性重要机制,根中内源乙烯增加结构适应变异有关.淹水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芝麻品种耐渍能力为结构适应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 标签: 耐渍基因型 芝麻 厌氧胁迫 根系 生理 结构
  • 简介:红花檵木檵木花数性结构有很大差异,檵木4数性花占96.2%(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4数);野生红花檵木4数性花约占50%;红花檵木栽培类型以5数性花居多,不同类型品种花数性结构亦有差异,总体变异规律为: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5数性花>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数性表型变异探讨了品种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前景.

  • 标签: 红花檵木 檵木 数性表型变异 选育
  • 简介:1995~2000年,我们对安徽省李树主要产地品种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品种对比研究.安徽省李树品种资源主要分布区为淮北平原宿州市、阜阳市,江淮之间淮南市、滁州市、合肥市,长江以南铜陵市、芜湖市、黄山市等地.

  • 标签: 长江以南 李树 鸡血李 红李 成枝力 果皮底色
  • 简介:高秆隐性恢复系(eR系)同原恢复系(R系)相比,分蘖力下降、生育期缩短,株高、穗颈、叶片长、倒一节间和倒二节间都显著增长,使得eR系在制种时不必施用赤霉素.利用eR系组配e-杂交稻同其不含eui基因原杂交稻相比,只有一个eui隐性单基因差异,使e-杂交稻株叶形态和构成产量因素同原杂交稻十分相似,且具有千粒重增大以及植株速生、快长、早熟等特点,使利用eR系组配e-杂交稻具有一定增产潜力.

  • 标签: 水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特征特性 育种 生物学特性 E-杂交稻
  • 简介: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艾滋病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广泛进行,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本文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当前有希望新一代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研究 进展
  • 简介:目的探求足癣彻底治愈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足癣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生存环境,是足癣彻底治愈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简介: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抗线虫病育种.

  • 标签: 甘薯 线虫病 遗传育种 根结线虫 抗源筛选 主要病害
  • 简介: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病等致人免疫力低下是发生真菌感染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减少作为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情况及其真菌种类,本研究对2002~2004年3年间发生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
  • 简介:由于高危人群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不同,采取相应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治疗
  • 简介:在临床中应用中药癣净散药液浸泡治疗足癣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探讨其治疗足癣作用机理,我们采用试管内药基法研究了中药癣净散抗真菌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 癣净散 真菌 足癣
  • 简介:本文采用作者首创双周期BrdU二次标记法研究了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带,得到了分布在整条染色体上清晰稳定多条带纹.这是复制带首次在植物染色体上取得具有实用意义带型.为进一步制定植物染色体标准带型和研究植物染色体复制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

  • 标签: 蚕豆 复制带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