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皮下注射建立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模型,红曲多糖灌胃2周后,摘取瘤体和脾脏,计算瘤率和脾指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红曲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瘤率分别达24.70%、31.03%、39.82%,呈量效关系,对S180肉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曲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力,高剂量组免疫器官质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红曲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标签: 多糖 红曲 抗肿瘤 免疫
  • 简介: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和菌饼法(活菌活性测定法),系统研究了中国静灰球的菌丝体、发酵液、活菌菌饼及其子实体的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和石油醚6种溶剂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黑曲霉和绿色木霉5种测试菌的体外菌活性。结果表明:中国静灰球的菌丝体、发酵液及活菌菌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黑曲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即具有广谱的菌活性;其水和乙酸乙酯的浸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推测中国静灰球菌丝体中含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黑曲霉、绿色木霉5种测试菌的广谱菌活性物质。

  • 标签: 中国静灰球 马勃 抑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F为测试菌种,对从骆驼蓬(PeganumharmalaL.)叶中分离出的14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个菌株及10个菌株的代谢产物均至少对1种试验细菌具有菌活性,其中1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测试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 标签: 骆驼蓬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克氏库克菌(Kocuriakristinae)、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和绿脓假单胞菌(Pesudomonaspyocyaneum)为受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发酵浸膏各极性部位的菌活性。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桦褐孔菌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乙酸乙酯层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浸膏的乙酸乙酯层菌活性较强,通过分离纯化,从该层分离得到了苯甲酸,并确定为主要菌活性成分。

  • 标签: 桦褐孔菌 发酵浸膏 抑菌活性 苯甲酸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为测试菌种,对从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菌活性试验,并测定活性菌株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测试病菌的菌活性。试验筛选出2株具有明显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它们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胞杆菌的菌效果最佳,其中胞外多糖和正丁醇提取物的菌效果较好。

  • 标签: 西洋参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胞外多糖 正丁醇提取物
  • 简介:从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叶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瓶霉菌属(Phialophorasp.)。鉴定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皂甙类、多糖类和黄酮类物质,并通过薄层层析证明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粗提物与黄芪植物水煎液的粗提物含有相同的成分。证明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物对4种常见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菌活性。

  • 标签: 黄芪 内生真菌 皂甙 多糖 黄酮 抑菌
  • 简介:采用对扣法测定狐粪青霉XY180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狐粪青霉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狐粪青霉挥发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狐粪青霉菌体的乙醚萃取液中共分离到2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3个组分。

  • 标签: 青霉 挥发性物质 抑菌活性 成分分析 VOLATILE Compounds
  • 简介: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五味子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以人参疫病病菌[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Schroet.]、人参黑斑病病菌(AlternariapanaxWhetz.)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菌活性筛选。试验共分离得到74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出33株,分别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的轮枝孢属(Verticillium)、柱隔孢属(Ramularia)和瘤座孢科的镰刀菌属(Fusarium)。通过菌试验筛选出5个内生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3个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乙醇提取液对2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菌活性。

  • 标签: 五味子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 简介: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提取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采用悬滴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试验选用紫外线、温度、pH、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结果表明: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的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一定的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菌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炭团菌 提取物 樟子松枯梢病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 简介: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液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mg/L;在供试浓度为3200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 标签: 枝状地衣 乙酸乙酯 两性绵霉 抑菌作用
  • 简介: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的单孢属(Monodictys)3个新种:珠芽状单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孢M.huangheensis和厦门单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孢属16个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分类
  • 简介:分析了20株链孢菌的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将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20株链孢菌在37%的相似系数处明显分为大孢子组和小孢子组;大孢子组在52%的相似系数处分为6组,每组代表1个种,小孢子组在较高的相似性水平上分组与形态分组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简单易行,能准确反映种间的微小差异,适用于链孢属真菌的种级分类,可作为传统形态学分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 标签: 链格孢属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