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中首次报道了史蒂芬块菌属Stephensia在中国的分布。史蒂芬块菌发现于滇中地区呈贡县,生于1株栽培的天麻旁边,附近长有云南松和榛属植物。标本的特征与文献中对于该种的描述一致,即子囊果表面具褐色绒毛,产孢组织有曲折的脉沟,脉沟向中心辐聚,中心有时形成空腔,孢子球形,直径18~25μm,无油滴,包被(外囊盘被)角胞组织。中国标本的ITS序列与北美和欧洲样品有99%的相似性,其LSU序列仅有3个碱基与北美样品不同。史蒂芬块菌在分子系统上与腔囊块菌属Hydnocystis和地杯属Geopxyis近缘。

  • 标签: 地下子囊菌 史蒂芬块菌 分类学
  • 简介:对枸杞白粉病病原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发现了引起枸杞白粉病的病原—穆氏节丝壳Arthrocladiellamougeotii。节丝壳属为吉林省新记录属,枸杞白粉病为吉林省新病害。另外还发现了枸杞上同时寄生有反卷白粉Erysiphekenjiana,通过对采集环境、病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萌发试验的研究分析,确定这种寄生现象为“假寄生”。

  • 标签: 新记录 新病害 穆氏节丝壳 假寄生
  • 简介:摘要: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植物的白粉和锈菌进行形态分类鉴定研究,报道该地区白粉22种,隶属于5族6属,其中白粉新记录寄主植物18种;报道锈菌23种,隶属于2科4属,其中锈菌新记录寄主植物1种。文中提供了真菌名录,包括寄主、采集地点和标本号。

  • 标签: 白粉菌 锈菌 分类 新疆 阿勒泰地区
  • 简介: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梯棱羊肚(Morchellaimportuna)无性孢子的形态,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无性孢子细胞核染色后的细胞核行为。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梯棱羊肚无性孢子大小均一,无色,球形,无隔,光滑,直径3.5~5.2μm;无性孢子梗纺锤状,呈轻微的S型弯曲,2.1~6.2×14.1~18.5μm,4~6个轮状环绕生长在特化的菌丝四周。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无性孢子大多为单核,少数2核、3核或4核。观察到正在进行核分裂的无性孢子,推测双核或多核无性孢子是由单核孢子经过2次或多次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梯棱羊肚的无性孢子应为“同核体”。梯棱羊肚无性孢子在形态发生等方面类似于真菌的小分生孢子,但功能还不甚明了。

  • 标签: 梯棱羊肚菌 无性孢子 小分生孢子 核行为 同核体
  • 简介: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发酵浸膏对肉鸡盲肠道微生物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3个剂量的GAC添加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7,3.15,6.29g/100g的GAC),每个处理3组重复,每组重复15只。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肉鸡21日龄时,各GAC添加组沙门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肉鸡42日龄时,1.57%和6.29%GAC添加组沙门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效果较好;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1.57%与6.29%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GAC在肉鸡生长过程中可以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沙门氏的生长,具有改善肠道群的作用。

  • 标签: 树舌发酵浸膏 肉鸡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属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的牙缝,且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的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对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落葵上一种新病害的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箭柄霉(Stemphylium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丝生长;病原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rain和43℃处理15min。

  • 标签: 落葵叶斑病 落葵匍柄霉 营养 PH 温度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