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峡谷地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h再分析资料,对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分型,并从环流背景及天气系统、环境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确立有预报意义的概念模型。结果如下:2003—2013年间,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分为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和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类。其中,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峡谷附近温度场呈Ω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后多沿峡谷向东移动;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变尾部辐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南、北两支气流并存,在峡谷入口处交汇进入峡谷,MCS形成后多由北向南移动;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以边界层辐合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边界层弱切变对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偏南气流为主,进入峡谷后受地形阻挡作用,形成逆时针旋转的中尺度辐合中心,配合峡谷入口北侧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动力强迫达到最强,MCS形成后多由南向北移。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峡谷地类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

  • 标签: 三峡谷地 中尺度暴雨 地形强迫 概念模型
  • 简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荒漠化的国际协作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里约公约交叉议题及其进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里约公约交叉议题可归纳为减缓领域、适应领域、损失和损害以及战略计划和目标四大类,未来会日益强调基于生态系统方式实现协同增效。本文还提出了中国谈判及履约建议:(1)主动引领交叉议题谈判进程;(2)构建和完善国家协同履约机制;(3)结合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开展区域合作。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土地荒漠化 交叉议题 谈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