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应韩国国家气象研究所(NIMR)所长Jae—CheolNam(南在哲)博士的邀请。2013年8月2128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姚展予研究员和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林镇国高级T程师赴韩国平昌郡参加第6届国际云物理和气溶胶研讨,并顺访韩国国家气象研究所和韩国延世大学,商讨有关合作事宜,并进行了广泛的业务和学术交流

  • 标签: 学术交流 气溶胶 云物理 韩国 国际 人工影响天气
  • 简介:1概况2013年7月15—17日,国家气象中心龚建东赴日内瓦参加了全球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THOR—PEX)国际核心指导委员第11次会议(ICSC-11)。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汇报THORPEX可预报性与动力过程(PDP)、资料同化与观测策略(DAOS)、

  • 标签: 委员会 会议简介 国际 全球观测系统 国家气象中心 可预报性
  • 简介:1概况2014年5月12—23日,由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TheAbdusSalamInternationalCenterforTheoreticaiPhysics)主办的“第7届区域气候模式理论和应用国际研讨”(7thICTPWorkshopontheTheoryandUseofRegionalClimateModels)在意大利的滨海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ICTP所在地)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国家气候中心徐影研究员、石英博士、韩振宇博士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区域气候 模式理论 应用 理论物理 滨海城市
  • 简介:2014年1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张向东教授应邀到气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大气环流的根本改变及反气旋的加强:近期欧亚大陆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原因”的学术报告。张向东指出,近年来冬季反气旋环流加强导致极地冷空气向中纬度欧亚大陆渗透,是欧亚大陆冷事件的原因之一。赵平副院长主持了报告

  • 标签: 学术交流 合作 欧亚大陆 阿拉斯加 学术报告 大气环流
  • 简介:1概况应智利国家灌溉委员(CNR:ComisionNacionaldeRiego(西班牙文))的邀请,2013年7月3—14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姚展予研究员赴智利参加第3届国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the11IInternationalWaterSustainabilitySummit),并做大会特邀报告。会后访问了智利国家灌溉委员等有关单位及其人工增雨项目外场基地,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高峰论坛 学术交流 水资源 智利 国际
  • 简介:1概况2013年6月10-14日,国际电工委员(IEC)电涌保护器分委会(SC37A)第4工作组(WG4)和SC37B分委会在日本札幌市召开会议。6月10日至12H上午为SC37A分委会WG4工作组会议,出席会议人员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代表共13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各国提出的IEC61643—22标准草案稿文件的修改意见进行讨论。在会议召集人RalfHausmann先生的主持下,

  • 标签: 国际电工委员会 电涌保护器 分委会 会议简介 修改意见 标准草案
  • 简介:1概况2013年6月1016日,应欧洲微电子研究所(IMEC)黄立博士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雪芬博士和胡树贞组成的代表团赴荷兰进行交流访问。交流期间访问了位于埃因霍温欧洲微电子研究所,就智能传感器设备研发及低功耗产品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参观访问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 标签: 交流 荷兰 电子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 智能传感器 半导体公司
  • 简介:尽管国际气候谈判充满矛盾,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认真而责任重大的全球性努力,气候谈判的目标在于建立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是引导全球以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为路径,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气候谈判应该是一个促进各方建设性达成全球气候制度安排的过程,为此建议抓住以下三个重点:先发达国家率先做出积极的绝对量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发展阶段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发达国家应在资金和技术上做点实事.先在以上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再通过公约原则下的“审评”和“调整”机制,逐步补充和完善.这是一种体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路径.国际气候谈判的最终出路在于合作共赢.中国积极而务实地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刻原因,首先源于自身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国际责任的担当.

  • 标签: 气候谈判 国际气候制度 合作共赢 可持续发展
  • 简介:1概况2014年1月30日至2月1日第17届国际道路气象会议(SIR—WEC2014:The1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tandingInternationalRoadWeatherCommission2014)在安道尔拉马萨(LaMassana)举行。

  • 标签: 国际道路 会议简介 气象 WEATHER
  • 简介:开采和冶炼金属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特别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总的说来,在金属对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方面,古老的元素铁和铝仍然占主要地位。这是经过对63种金属进行了综合环境分析之后得出的,分析结果发表在PLOSONE杂志上。

  • 标签: 气候变化 冶炼 钢铁 环境分析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 简介:1概况2014年1月13—16日,第9届国际树木年轮学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国际树木年轮学会议由国际树木年轮研究协会(AssociationforTree-RingResearch)与国际树木年轮学学会(Tree-RingSociety)主办,每4年召开一次。

  • 标签: 树木年轮学 国际 会议简介 澳大利亚 墨尔本 学会
  • 简介:1概况2014年5月26—27日,第7届中韩热带气旋联合研讨会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会议由韩国气象厅(KMA)国家台风中心(NTC)承办。由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STI/CMA)、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海洋预报中心和上海中心气象台等单位6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韩国国家台风中心、韩国气象厅、韩国济州岛大学、釜山大学等多家科研业务机构的领导和专家50余人参加会议。上海台风研究所王晓峰副所长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和会议联合主席,与韩国国家台风中心的Won—TaeYun主任联合主持了会议。

  • 标签: 热带气旋 台风中心 中国代表团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学术交流
  • 简介:1概况2014年4月7—11日,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对流工作组(CWG)研讨会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举行。这是CWG/EUMETSAT第2次研讨,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CWG会议,除了美国、EUMET—SAT各成员国和日本以外,韩国、巴西的专家也参加了会议,中国是第1次受邀参会。

  • 标签: 气象卫星 工作组 对流 组织 欧洲 专家学者
  • 简介:1概况应WMO与法国气象局的邀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CMATC)常务副院长高学浩和教师陈金阳作为CMATC代表,于2013年9月2—6日赴法国图卢兹出席了WMO第12届教育培训研讨(SYMET-12)。

  • 标签: 培训研讨会 WMO 法国 教育 中国气象局 干部培训
  • 简介:1概况2013年9月9—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瑞士召开了科学研究组第7T作组(7C)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共80人,分别来自23个国家及组织,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日本、乍得、肯尼亚、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苏丹、泰国、韩国、黎巴嫩、世界气象组织、欧洲航天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明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电信联盟 科学研究 会议简介 工作组 世界气象组织 欧洲航天局
  • 简介:1概况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WMO基本系统委员(CBS)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交流、宣传和公众教育问题专家组(ET/COPE)在中国南京召开专家组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11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希腊、中国香港、肯尼亚、瑞士、新西兰和英国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毛恒青和吕明辉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象服务 专家组 委员会 WMO 会议简介 系统
  • 简介:1概况2014年4月27日至5月2日,欧洲地学联盟(EGU:EuropeanGeosciencesUnion)2014年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欧洲地学联盟由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EuropeanGeophysicalSociety)和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UG:EuropeanUnionofGeosciences)于2002年9月7日合并而成,是在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较大的地学学会之一。该学会致力于促进地球及其环境、星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与合作,造福人类。

  • 标签: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 奥地利 地学 联盟 年会 地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