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由原国家计量总局于1980年颁布的《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温度表检定规程》和《气象用棒状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已施行十年.实践证明,它对统一我国气象用温度表的检定方法,保证量值准确一致起了重要作用.十年来,由于检定工作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特别是1988年国家标准GB8747颁布施行,原规程必须和国标一致,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决定对以

  • 标签: 液体温度表 检定规程 国家技术监督局 检定工作 修订稿 实践证明
  • 简介:“浙江中、北部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警报系统研究”(简称“浙中北课题”)于1987年列入省科委重点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该课题由浙江省气象局(含省气科所、省气象台)承担,杭州大学地理系及湖州、金华、宁波、嘉兴、杭州、舟山、衢州、绍若市气象局参加。“浙中北课题”结合国家“七五”攻关项目“9—2”课题,将试验研究区延伸扩大到本省中、北部,研制建立了由气象资料采集与加工处理系统(包括地面自动站、人工加密观测、雷达监测网、VHF通信网和计算机信息加工处理系统),0—12

  • 标签: 中北 灾害性天气 资料采集 加密观测 北部地区 信息加工处理
  • 简介: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个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气象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但气象服务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在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上也远低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手段,精细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规范化气象服务的关键。

  • 标签: 气象服务 社会进步 服务质量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 社会发展
  • 简介:由温州市、丽水地区气象局合作研制的PC-TR气象电报终端系统于1991年4月18日在温州市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会是由浙江省气象局科教处组织召开的,来自温州市科委、温州市邮电局、温州市电子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气象局科教处、业务处、物资处及温州市气象局的

  • 标签: 气象电报 PC-TR 终端系统 技术鉴定 电子技术研究所 合作研制
  • 简介:韩霖在2007年5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维护学术规范,并在自己的编辑生涯中,身体力行地做一名学术规范的鼓倡者、鉴定者和把关者。首先,要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初审环节,对稿件是否遵循了学术规范做出判断,以此为一个基本要求来进行选稿。学术规范包括原则性规范与技术操作性规范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研究的地位与贡献;

  • 标签: 学术规范 期刊编辑 责任 新闻出版 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目前世界上除新西兰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府气象部门,全权负责国家气象事业的基础建设、国际合作和气象服务。在中国等一些国家还颁布了国家气象法律法规,以保障气象部门履行其职能。

  • 标签: 国家 中国 信息 气象部门 基础建设 政府
  • 简介: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大气环境评价应用软件系统”于1990年4月10日在杭州通过了由杭州大学、省环保局、市环保局、省石化厅、省电力设计院和省气象局等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鉴定组的鉴定。该软件系统研究开发了有关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污染气象探测数据处理和污染物浓度估算两个方面共28个程序模块。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地面测风、小球测风和平衡气球探测资料处理三个系列的程序,并相应配制了历史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多测点地面风的相关分析、风速幂指数、地面粗糙度、合成风、风的稳定度及大气扩散参数回归分析程序。还研制开发了部分通过显示屏幕或外部设备(xy仪)的图形绘制程序。

  • 标签: 大气环境评价 应用软件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扩散 合成风 平衡气球
  • 简介:1.黄瓜、西红柿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及地膜效应研究完成单位:天水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主要研究人员:舒宝通、涂宏兰内容提要:本成果通过多个田间试验点观测,对露地黄瓜、西红柿的气候生态特征、热量指标、果实增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黄瓜地膜覆盖的气

  • 标签: 露地黄瓜 气象科研 农业气象试验站 主要研究人员 点观测 田间试验
  • 简介:由辽中县气象局主持,由省市县三级气象系统通信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的“辽中县农村气象科技服务通信网”日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网设计合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技术性能稳定,运行正常,已成为全县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

  • 标签: 气象科技服务 技术鉴定 通信网 气象系统 辽中 技术性能
  • 简介:秦艽属喜光药用植物,凤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840.5h,年日照百分率为42%。5—8月是全县日照最多的月,此时也正是秦艽生长的关键时期,全生育期平均日照时数985.8h,光照充足,可充分有效利用,符合秦艽的生长需求。在干旱季节,易出现灼伤现象,特别是叶片在烈日直射下易变黄枯萎。

  • 标签: 规范化栽培 秦艽 气候条件 生长 凤县 日照时数
  • 简介:目前,传统的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方式通常包括广播、电视、报纸、121语音电话以及网络等,但这些传播手段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往往达不到及时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效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而现在我们有了手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这种形式具有传播迅速快捷、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尤其是在发布短时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在夜间或者偏远山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预警信息 气象预警 手机 “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传递方式 气象灾害
  • 简介: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各类电子设备的安装与使用,雷电灾害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增加,县级气象部门防雷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县级气象部门防雷规范化管理的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初步建立了涵盖县级气象部门防雷各项工作防雷规范化管理计算机服务平台。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防雷规范 气象部门 县级 管理计算机 高层建筑
  • 简介: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气象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对气象主管机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是维护气象法制统一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提高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质量,促进气象依法行政,预防气象行政争议,本文拟对如何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立法工作,浅谈一下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 标签: 规范性文件 行政行为 审查制度 立法工作 气象 备案
  • 简介:引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学习地面 气象观测规范
  • 简介:《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自1994年正式使用以来,我们发现《规范》中有两点规定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计算数据不能反应真实情况的现象,必将影响到观测质量.现提出改进方法,供其他台站人员参考.1、农作物播种出苗后,第一次测生长量,按《规范》规定,要求算作物分器官或单株干重.以水稻为例,由于水稻三叶期植株较小,所得单株干重在0.05克以下,而《规范》上要求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按要求则计算结果将以0.0克记入观测薄,这就表示农作物没有干物质积累,但实际上作物一定有干物质积累.如下表1所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保留二位小数,才能合理地解决测定结果,同时也保证了业务质量.

  • 标签: 农业气象 观测规范 两个问题 作物生长率 《规范》 干物质积累
  • 简介:随着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入,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气象服务,拓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领域,建立面向网络时代的服务模式成为趋势。通过“锡林郭勒气象办公网站”和“锡林郭勒气象门户网站”的建设发布,就网站开发规范和网站运营浅谈如下,仅供网站建设者参考。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气象应用 门户网站 开发规范 运作 防灾减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