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12—2015年在华北、珠三角和湖南湖北地区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气候变化意识问卷调查,构建了气候变化意识和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两个一级指数。通过对调查结果交叉列联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指数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受年龄、产业类型、企业类型影响显著;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指数也处于一般水平且不同企业水平差距较大,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水平、未来预期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对其影响显著。

  • 标签: 企业管理人员 气候变化意识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交叉列联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对浙江省部分气象局预报业务人员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显示:气象预报业务人员除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忧虑性、实验性等因素与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11个因子与常模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次级人格因素显示:内向与外向型人格因素、专业有成就者人格因素、创造力强者人格因素、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人格因素等四个因素得分低于均值;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得分高于平均值;适应与焦虑型和怯懦与果断型两项得分与均值接近。

  • 标签: 人格特征 业务人员 气象预报 平均值 健康因素 显著性
  • 简介:北京市1978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决定恢复北京市气象局建制。80年代初归属中央后按照国务院确立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管理体制,实施了调整内部结构、业务流程、人员合理分流、工资总额包干等一系列改革。1995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专业气象台,

  • 标签: 北京市气象局 改革开放 自治区 摘要 地方政府 管理体制
  • 简介: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件通过水分纽带作用构成了一个表象上完整开放系统,称为回路系统。由此系统可以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统一研究,干旱是该系统内在矛盾运动状况外在反映。对该回路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主要通过内外2个过程与温度控制过程维持。基于含水量、水分流量和热量3个物理量,给出回路各部件与系统统一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并给出描述无旱涝过程正态方程与描述旱涝过程差量方程。最后,在含水量不变、流量不变、无植被裸地、植被覆盖密集地方以及水分运动停止等特殊情况下对干旱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无植被裸地,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水分源差量S'符号;(2)对于湿润区或植被覆盖度很大地区,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S'和W'/t符号,其中W'/t是含水量差量时间偏导数。随后简单讨论了干旱检测问题。总之,以回路系统和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可以对干旱进行系统和定量研究,这对于干旱基础理论研究、干旱模式以及干旱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干旱 回路系统 内外过程 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
  • 简介: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独具中国特色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专项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专业气象服务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差距正在日益缩小。到“十二五”末期,实现气象部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明显增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气象服务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世界领先,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达到世界同期先进水平。

  • 标签: 气象服务系统 决策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 世界前列 社会管理职能 公众气象服务
  • 简介:在北京"7.18"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启动、发展方式较为复杂,造成对流系统发展多样性特征机制也存在差别。天气尺度动力条件和局地层结不稳定结构都表明,此次局地强天气发生有良好环境条件。通过高分辨率中尺度观测分析表明,怀柔—密云地区存在孤立发展对流系统,最终发展为多单体雷暴群;而在北京西南部线状对流不连续传播发展特征十分显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活动对北京东北部怀柔—密云地区对流系统启动起了关键作用;在环境场与对流相互作用机制下,北京西南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传播与重力波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流系统表现形式和发展演变多样性特征,体现了起支配作用物理机制差异。

  • 标签: 局地强对流 多样性 中尺度切变线 重力波
  • 简介:对云量诊断方案作了深入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ngo型云量方案中,大尺度云量会系统性偏少,而积云对流所对应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同时还证明了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高频振荡型,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关系在局地相关较好,而长期时间平均后则相关程度急剧下降;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稳定型变量,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关系在局地相关长期平均好,但就短时间而言相关较差。故云量方案(含Slingo型)存在系统性误差,应被新物理上更合理方案所代替。

  • 标签: 云量 诊断 系统性误差 高频振荡
  • 简介:为了全面了解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决策气象服务意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广西决策气象服务需求及服务能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对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同时期望气象部门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使决策服务更有针对性,服务方式更多样化。

  • 标签: 决策气象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气象服务工作 预报准确率 服务能力 服务需求
  • 简介:1.引言由卫星观测提供宏观远景已经证实了深厚对流云及其伴随强天气通常被组织在各种具有中尺度空间和时间结构里。这些结构中大部分如Maddox(1980)定义近似圆形中-α尺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s)。还有另一种中-β系统,它们在类似的形势里发展,但其大小或生命史都不及MCCs。有些系统发展成非常长对流线,它面积较大,并

  • 标签: 中尺度对流系统 MCCs 环境场 卫星观测 强迫作用 等风速线
  • 简介:2011年,气候系统研究所在气候系统模式研发、陆面过程对我国气候影响以及我国云南持续性干旱成因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陆面过程 研究所 持续性 干旱
  • 简介:1引言当雷雨云中电能释放击中人体、物体或雷电形成强烈电磁辐射所造成损失灾害现象,通常称之为雷电灾害。雷电灾害作为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最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威胁人身安全,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乃至每个家庭家用电器,都有可能在一道闪电中毁于一旦。据不完全统计,

  • 标签: 雷电灾害 现场调查 计算机网络系统 灾害现象 电磁辐射 雷电形成
  • 简介: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2003年7月4~5日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24h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中β尺度暴雨系统发展过程.进而利用时空分辨率较高模式输出资料,对与这次暴雨过程相伴随中β尺度系统结构、生消变化状况及其可能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梅雨带上强烈发展并东移多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这次江淮暴雨最直接影响系统.在对流系统发展初期,锋生强迫下次级环流加强了锋生区附近大气低层风向风速辐合,它与对流活动有正反馈作用.对称不稳定可能是中β尺度系统发生发展一种重要机制,在中β尺度系统发生弱对流不稳定区,湿位涡斜压项mpv2起了主导作用.

  • 标签: 梅雨锋暴雨 数值模拟 中β尺度系统 对称不稳定 次级环流.
  • 简介:对用户来说,预报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应对不确定天气风险,进行趋利避害决策,这使得预报系统与用户之间存在不可剥离联系。针对国内外研究中涉及用户方面问题文献进行综述,在探讨预报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上,提出未来天气预报预测系统设想。

  • 标签: 预报系统 天气气候 用户端 国内外 综述 用户需求
  • 简介:以SPOT影像作为信息源,经过对图像进行几何精纠正、正射校正、增强和融合等一系列处理后,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对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业资源情况调查分析。对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林业调查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SPOT卫星影像 图像处理 林业调查
  • 简介:2012年,气候系统研究所以“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研究为核心,围绕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和预测、海-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过程及其影响、气候变化机理与预测理论4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在东亚季风长期变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陆-气相互作用 变异机理 东亚季风 预测理论
  • 简介:1.1近百余年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温度年代际变化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温度变化是中国气候研究两个关键问题,但对于两者联系认识尚存在不明确之处。IPCC(2007)报告东亚夏季风指数自1920年代起有持续减弱趋势,几乎无年代际波动,意味着过去百年对应于中国增暖是夏季风减弱,但这有悖于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和季风增强传统认识。研究过去百年间两者对应关系发现,与IPCC(2007)报告不同,重新计算东亚夏季风指数在1960年附近有峰值,在1920年代后表现出显著年代际波动,而非单纯减弱趋势(图1a)。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序列在过去百余年里相关系数并不显著,但11年滑动相关显示出两者在多数时期存在年际正相关,这反映了大陆温度升高加剧海陆热力差异副热带季风形成机理;同时滑动相关系数存在较大波动,说明两者联系较为复杂(图1b)。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去百年里,东亚夏季风有3段减弱期和2段增强期,东部温度有2段增温期和1段降温期(图1c),两者年代际趋势并无稳定对应,而是有多种配置,当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年代际趋势相同时,两者相关系数总是明显增大或为显著正值,反之则相关系数迅速减小或为负值,这解释了图1b中滑动相关系数波动,说明年代际尺度上中国东部温度对夏季风影响要弱于年际尺度,影响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可能是更大时空尺度热力变化(图1)。(林祥)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东亚夏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年代际变化 年代际波动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持续性和印度洋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