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气象角度,对河西走廊中部苹果梨生产现状、发展可能性及优质气候带进行了分析和肯定。提出了苹果梨适宜优质带在海拔1500—1900米左右的灌溉区。阐述了光能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温差大、积温和降水适宜、光热水匹配、干旱气候下河水灌溉、水分供应充足等是河西中部优质苹果梨的气候优势,并指出春秋霜冻和后期大风是苹果梨生产的不利因素。

  • 标签: 苹果梨 灌溉区 水分供应 河西走廊中部 气候带 座果
  • 简介:本文用一个二维模式,实施了三组数值试验.初步分析了背景流的改变对植被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景风场强度适当时,植被——裸地下垫面属性的非均一性激发的次级环流会显著增强.背景风强度与次级环流强度之间呈非线性联系.

  • 标签: 次级环流 局地气候 植被带 数值试验 上升运动 均一性
  • 简介: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气候过渡位置的南北变动对淮河流域的降水有显著的影响。利用1952~2001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计算了气候过渡位置的变化和淮河流域降水与旱涝的关系,发现气候分界线位置的南北移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即气候分界线北移夏季降水减少、气候偏旱;气候分界线南移则夏季降水增加、气候偏涝。气候分界线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这一对应关系反映了春季冷空气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对淮河流域夏季和梅雨降水有重要影响,即春季(特别是3月下旬)冷空气南下活动较强年份的夏季降水可能异常偏多。

  • 标签: 淮河流域 气候过渡带 气候分界线 夏季降水
  • 简介:本文采用滚球法计算3种防雷类别的避雷带在不同高度上的水平保护宽度,通过计算可知:高层建筑物越高,避雷的保护宽度越有限。同时比较滚球法与45℃角等效法计算屋面避雷保护宽度的存在差异性,其结论为防雷技术人员在业务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高层建筑物 避雷带 滚球半径
  • 简介:引言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主要水资源-石羊河水系径流越来越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因而加强石羊河水系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趋势的预测,对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的应用 函数模型 因子均
  • 简介:1引言我国有相当一批艰苦台站地处高山、荒漠、海岛和高寒缺氧等边远地区,这些台站绝大部分远离县城,缺乏现代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条件。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基本上是自建自用,职工组建家庭、子女教育、医疗保健问题等缺乏基本的社会环境保障。维持这样一批艰苦台站耗资多,困难大,已经成为困扰气象事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妥善解决这些边远艰苦台站的困

  • 标签: 气象台站 运行机制 正常运行 高寒缺氧 轮换制 基础设施
  • 简介: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开发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_Meso)经过国家气象中心一年多的连续实时业务试验运行,达到了项目的指标要求,系统运行稳定,预报效果较现有的区域数值预报系统(HLAFS025)有明显改进。2006年7月,GRAPES_Meso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业务运行专家评审。2006年7月2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GRAPES_Meso投入业务运行,同时停止运行HLAFS025业务系统,

  • 标签: 业务化运行 数值预报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业务运行
  • 简介:该项目在亚洲沙尘暴的源区、发生、输送、沉降形式以及天气、气候和沙漠化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等多个关键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进展。首次通过明确的证据指出,天气、气候因素而非沙漠化因素是控制亚洲和我国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中引用了此项目获得的四方面的成果:亚洲沙尘暴源区分布图,亚洲沙尘总释放量及对区域和全球的贡献,气候因素较沙漠化因素对亚洲沙尘暴有决定性作用,

  • 标签: 沙尘暴 数值预报系统 亚洲 业务运行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气候因素
  • 简介:我局属一般气候站,现有干部职工16人,在岗11人,离退休3人,外借和读书2人,是全区同类气象站中人数最多,经济负担较重的单位之一。1993年,我们开始学习借鉴赣州等地经验,实行风险全额经济承包,去年我们进一步加快了改革步伐,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气象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确立了打破工资结构,引进竞争机制,在三大块分别实行了目标责任承包和风险承

  • 标签: 运行机制改革 工资结构 全面推进 考核办法 综合经营 三支队伍
  • 简介:从建设县级污水处理厂实际出发,论述了目前辽宁省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筹资困难、工艺不当、运行不力、污水回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县镇具体情况,提出了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应选择的工艺及配套管网建设应注意的事宜及在中水回用方面的建议。

  • 标签: 县级污水处理厂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工艺
  • 简介:文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以下观点:基本气象系统是气象事业的主体,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是基本气象系统的延伸和发展,他们相对分离又相对统一,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三者有机地组成了新型事业结构整体。文章进一步提出基本气象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是建立与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核心是分配机制,并对不同运行模式和不同运作形式进行比较。文章还对当前基本业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运行机制 气象业务 主体意识 业务系统 气象系统 持续稳定
  • 简介: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瓦里关气溶胶升级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太阳跟踪器和精密滤光辐射计。精密滤光辐射计(PFR)是瑞士世界辐射校正中心Davos物理气象观象台(PMOD)自行研制的,可以自动、连续地在4个窄光谱段对太阳辐射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进而获得气溶胶光学厚度。

  • 标签: 安装运行 仪器设备 资助 气溶胶光学厚度 WMO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使用多参数估计方法评估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该方法在提出单次最长故障时间和单次最短故障时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赋以不同影响权重,从而计算出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综合评估系数,该系数摒弃单一指标分别评估的不足,反映了自动气象站相对运行能力。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运行评估 综合评估系数
  • 简介:在总结la来9210工程建设工作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打算。

  • 标签: 9210 管理 业务化
  • 简介:中国气象局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际气象合作与竞争,从2001年起,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建设,在关键和典型地区初步建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沙尘暴)观测站网,至2007年底,已建立大气成分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34个(包括10个中韩沙尘暴联合观测站),开展了包括气溶胶吸收特性、散射特性、能见度、质量浓度、光学厚度以及化学成分等观测,

  • 标签: 大气成分 观测站 沙尘暴 运行评估 站网 中国气象局
  • 简介:文章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运行和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为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人员提供维修、维护指南,为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选址、安装和仪器选择提供借鉴和帮助。

  • 标签: 区域自动气象站 环境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