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化德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4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地面最低温度≤0℃为指标,建立了该地历年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分析了近58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化德站58a平均终霜日期为5月28日,初霜日期为9月11日,无霜期为105d10(2)近58a终霜日期呈明显的提前变化趋势,平均每10a提前2.5d;而初霜日期变化趋势不显著;无霜期明显延长,平均每10a延长了3.4d10(3)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的年际波动大,极差为标准差的4~5倍,初霜最早可提前在8月18日出现,终霜最晚可推迟到6月19日结束。该地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年际变率大,保证率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霜冻发生的气候规律,提高霜冻的预报预测准确率,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
  • 简介:文章利用内蒙古托克托气象站近30a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太阳辐射资源计算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就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及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到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太阳能资源很丰富、稳定性好、利用价值高、资源品质优良,属于太阳能资源利用性较好的地区.

  • 标签: 托克托县 太阳能 评估
  • 简介:为了摸清塑料大棚内外的气象条件差异,实现对棚内作物生长气象环境进行科学调控,本文利用上杭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上杭县城郊安乡果蔬种植试验基地塑料大棚气象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外气温、地温及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月份棚内平均气温比棚外高4.1-6.5℃,最高气温比棚外高4.4-5.6℃,最低气温比棚外高3.0~5.0℃,地表温度比棚外高4.3~6.7℃;3月份无雨天气条件下大棚内空气湿度比棚外高14%~32%。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温度和湿度均比棚外高,可利用大棚的增温效应进行早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同时注意棚内高湿易发生病害的情况,做好大棚通风降湿工作。

  • 标签: 塑料大棚 气象条件 差异性分析
  • 简介:托克逊是中国干旱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约9.4mm,2013年6月19日13时至20日19时,托克逊出现了区域大风、持续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数值预报、卫星云图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此次天气的环流背景及演变形势,分析表明:这次明显的降水是受中亚低涡系统影响,在有利的水汽条件和持续的水汽输送下,配合垂直抬升运动与地形的作用,是造成这次明显降水天气的直接原因。

  • 标签: 大降水 成因 动力条件
  • 简介:本文通过对罗源63所中小学188座校舍防雷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罗源中小学校舍防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罗源雷暴特点和全县中小学雷灾统计情况,从雷电防御技术和雷电综合管理两方面提出防御措施和对策。

  • 标签: 中小学 校舍 防雷现状 对策